西安东大街为什么没有了往日的人气?

做人要厚道勿忘本


跟朋友聊天,说到了西安东大街,曾经西安人心目中最繁华、最潮流、也最市井的一条神街,被称为“西北第一金街”,而恰恰是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区域,商铺价格却从11万跌至3万,如今的东大街人去楼空,冷清的像一条乡镇街道,令人唏嘘不已。

为什么曾经不可一世的黄金旺街,如今却落得如此田地,几乎以猝死的方式结束了它600年的辉煌?

1、大多数人会认为2010年开始的大规模改造是东大街衰败的直接原因,但天檀认为这只是导火索,本质是城市化大跃进程过程中商业格局的转变,城市综合体随着城市外围社群的大规模建设而成为居民消费的主体。

2、房地产的大力发展,新小区在城墙外围的批量生产,高品质小区、居住环境大幅升级,不仅成为外地人买房的重点区域,也让城墙内原西安土著年轻人纷纷在外围买房,城墙内人口大量外迁,年轻的消费力被逐步掏空。

3、城墙内、东大街之前的繁华说到底还是供求关系,在商圈匮乏的年代,城墙内成了人们消费购物的主要区域,具有稀缺性特点,而由于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外围商圈的逐步建立和成型,东大街商圈购物中心的落后感很明显的体现出。

4、很多人说电商对于东大街的冲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认为这不是核心,因为同样在电商的冲击下,为什么外围的城市综合体却崛起了,而另一重要商圈小寨的赛格广场项目为什么没有受到电商冲击,反而逆势崛起,值得思考。

5、由于居住人口大量外迁,城墙内几乎变成了纯商业区,而地方政府没有看到时代的发展并与时俱进,加之没有超强的商业规划能力,自然不能吸引更多的人,人气彻底消失。

综上所述,东大街的衰败是综合因素决定,东大街想要再现辉煌也不是没有可能,天檀认为当人们居住、购物均在外围之后,钟楼、东大街商圈想要吸引人气,就必须做出与外围商业综合体不同质化的特色,主打老字号将是出路之一

,各位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留言说说!

(咨询加助理公号:LY_1898)



喜欢吗?关注并点赞吧,留下脚印,常聊!


天檀


我在东大街工作二十多年,亲眼看到了这里的繁华与衰落,关于商业布局,网络销售,拆迁改造等原因就不再赘述了。另外看几个原因

1东大街两旁的大树不见了,现在要是去东大街一趟,可能会把人热昏。

2东大街原来的国有商业纷纷退出,唐城,开元,永升,华侨商店,华联商厦,老孙家等,人们对商家么有了老品牌意识。

3新兴的商业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商家忽悠消费者的鲜为人知。什么理发的,美容的,忽悠了好多人,当地人就很少去了。

4,缺乏品牌效应,么有特色经营,不能吸引消费者。

5,大商家的退出,加之市中医医院等单位离开东大街,人气受到冲击。

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三秦晓露1


作为一个年近40岁的西安人,我说说自己对东大街的看法。

在我的印象中,长约2公里的东大街一直是西安最值得一逛的一条大街,集繁华,时尚,人气为一体。在东大街上,不愁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尤其东大街上的几条巷子,如案板街,骡马市,大差市,炭市街等,商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逛街购物者人山人海,极具有市井气息,任何时候去,都显得非常热闹。

除过这些小巷子,还有诸如开元,百盛,民生等大商场,当然还有西安第一家五星级酒店——西安凯悦酒店,这些地方都是西安的时尚地标,是聚集人气的理想场所。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安钟楼商圈一举超越解放路商圈,坐上西安第一商圈的宝座后,这个商圈就一直是西安时尚和繁华的代名词,缩小着西安跟其它大城市的距离。

而东大街无疑是钟楼商圈里的一颗明珠,凡是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东大街上都能找到,让市民真正享受到了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便利。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前两年,这30年来,东大街上留下了多少西安人的脚印和记忆,更留下了许多时尚青年的青春岁月。

然而,渐渐地,我们老了,东大街也在城市化进程中悄悄改变。从2013年开始的商业化改造和街道拓宽改造,强烈地冲击了东大街的原貌。

骡马市被重新规划,百盛被撤离,一些古建筑被折除,在原地长了几十年的茂盛国槐也被移走,一些百年老店也被迁移……城市改造把许多人的记忆抹杀了。



再加上东大街门面房租金昂贵,以及网络经济对实体店的冲击,致使许多商家从这里逃离,人去房空,丧失了以往的繁华景象。

曾经熟悉的东大街突然间变得很陌生,再也找不到当初踏入东大街的那种感觉了,只留下了满满回忆。

对有怀旧情怀的老西安人来说,自然不再愿意去逛东大街了,街道人迹稀少,人气肯定不如以前那么旺盛。


鸿鹄迎罡


东大街拆迁改造是大贪魏民州办的事,想当年拆迁前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如今虽称不上门可罗雀,可是却大不如前。

随着网络购物和美团等外卖的兴起,东大街上传统的小商贩在改造后赶进店铺,高昂的租金难以抵挡网购的洪流,许多商贩被迫迁往别处。以前的地摊已很少见,如今人气散尽,纷纷另谋出路。


东大街改造把许多以前的精华都一推了事,留下有特色的东西越来越少,老西安人都纷纷吐槽改造的失败。上海的外滩上外国人留下的老建筑为什么没有拆除,因为那是一座城市难忘的一段历史记忆!东大街亦是如此。西安魏民州之流反其道而行之,必将为其付出代价。

西安城墙内建筑有许多有年头了,不能盲目的拆掉重建!以前南京城把城墙拆掉搞城市建设,现在不是又在砌城墙?


现在的消费群体发生了很大分化,而且西安出现了若干商圈,人们不出远门,就可以享受到同等的服务。谁还愿意舍近求远到交通拥堵的城墙内消费?


新的消费形式和消费群体已迥异于从前,东大街的风光也许永远不会重现。新的商圈必将替代老的商圈,我们也不必为此过多悲伤。不是还有回民街和书院门柏树林供我们凭吊过去?


行云流水1437995


我认为四条大街的人气都不如以前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商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

2005年以前,西安原来的商业比较集中,都在城墙以内,特别是以钟楼为中心的四条大街商业业态,东大街以时尚潮流服饰和吃住为核心;南大街主要是商业银行和酒店。西大街以五金材料和自行车等日用品为主要经营项目,北大街主要是以服装、影剧院、书店为主营项目。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城墙以内不再是商业中心,新的商业模式如综合体、新的商业地产在城墙以外的四面八方发展起来且人气旺盛,潜力巨大,从而分散了客群。

2、四条大街改宽以后,人气没有以前那么集中,加上街道中间加装了隔离栏,对逛街消费者来讲路途增加,要想到街道对面看看,需要走一两站路还要过地下通道,方便程度大大减弱,造成消费者逛街频次和进店购物的几率降低。

3、钟楼周边商业建筑结构、布局和功能配套远远落后,满足不了新的商业模式需求,消费者更新欢去宽敞明亮,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

4、淘宝、苏宁、京东、亚马逊等等网购平台如破竹之势在短短五年迅猛发展起来,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无论在工作还是在家里,还是床上,都能快速方便的选购自己需要的服装、鞋子、日用品到家店、装修材料、甚至可以选房选车了!最关键的是价格便宜实惠,轻松购物,送货上门,而且有超过3亿人使用电商网购!

那么城内能否恢复往日的商业辉煌呢,答案是肯定的!待下回慢慢道来!


79232951


其实我认为并不是东大街改造失败了,曾经的东大街如此繁华,若遇周六周日,白天晚上都是人多,因为那里有很多可以逛的地方,大部分是人去去逛衣服店,吃小吃,买小饰品,当时西安市的商业综合体没几个繁华的,开元,民生、百盛、交广、小寨批发市场(不算综合体)钟楼就集中了3个,而且距离非常近,再加上临街的商铺,所以年轻人不去哪儿逛再没地儿能去呀?现在的年轻人也跟着时尚再变化,西安近些年的发展也是非常的迅速,万达广场开了好几个,阳光天地、鑫苑大都汇、凯德广场、赛高街区、太奥广场、砂之船奥莱等等,新启的商业综合体越来越多,人们都可以选择离自己家近的地方去吃喝玩乐,所以说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一直火下去!


斯诺克忽忽


东大街衰败,有几个败笔。

先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你去外地旅游,你是愿意去一个有故事有特色的地方,还是愿意去全国各地都一样的商场?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想去有特色的地方。

第一败,没了古城味道,没有了历史内涵和韵味,西安是古都,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拓展发展城墙外的新区域,保持城墙内的古老味道,这样才能吸引人。要看老西安,进城,要看新西安出城,这样才能新旧结合,历史传承。

第二败,没有了特色,盲目的复制,拆了后建新商业楼,很现代化,但是没有特色了,全国各地的商场基本都是一样的,西安东南西北郊的各个商场都是一样的,如果我去购物,我愿意去离得近的,交通方便的商场,哪里都能买到你需要的东西,没必要去东大街。

第三败,没有了老街的记忆,人对老的东西都会有感情,也会有回忆,东大街承载着许多人多年的回忆,可以来这里念旧,可以在这里感受老西安的故事。回民街一直很火,今天中央台都报道回民街的小吃火爆了,回民街的小街道,矮旧楼,影响回民街了吗?

我觉得,吸引人的,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是要有特色,有历史,有故事,有内涵,那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是一种高层次的追求,承载的是厚重的情怀。而把有历史的承载着一代人情怀的东西拆掉,全部一个模子建成新型商业街,在提升城市表面形象上确实有好处,但是在保留城市记忆上就是破坏了。

纯属个人观点,也有不妥,敬请谅解


一土一如来sky


东大街改造等于说是失败了,越拆越没人了,以前到大差市人都是满的,现在一过骡马市就没人了。骡马市以前多火的,拆后改成了骡马市步行街,结果也没什么人气了,有人曾经说过,这地方就是摆小摊开小门面的,步行街刚建成那会骡马市上面一到晚上摆满了小摊人确实很多,最后硬不让摆都赶了地下一层收费。最可惜的是拆了华侨商城,华侨商场也算是东大街一标志性建筑,结果就给拆了,现在弄了一个什么新商场,没人气。还有改来改去的唐城百货,还有关门了东大街百盛,还有大华饭店,以前门口档口卖的大包子现在包子还有没有以前那么火了





寻找老西安


不光是东大街,连解放路也没有了往日的人气。

究其原因,我看大伙儿说了很多,从各方面阐述了原因。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累述了。我想说的是在三十年年以前,西安城还没有二环路,现在的二环路沿线都是耕地,都是庄稼。那个时候,钟楼真的就是西安的代表,西安的中心。国营、集体、民营的大型商业经济实体都集中在城墙内,其中更是以东大街为最!但今时不同往日,西安城市发展了,经济发展了。二环路、三环路相继车流量开始饱和,大西安经济商圈更是覆盖到临潼、长安、咸阳、高陵。来一趟钟楼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分流是必然趋势。现在东有长乐路、咸宁路沿线商圈;南有大雁塔、长安路、沿线商圈;西有土门、三桥沿线商圈;北有未央路、太华路沿线商圈。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就近消费将趋势化、常态化。试问下楼十分钟能解决的事,还有必要跑那么远吗?更不要说互联网经济圈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足不出户就能坐等收获(货),还有几个人愿意东奔西走?所以,不是东大街风光不再,而是东大街见证着西安的发展。从西部大开发到一带一路。东大街还是东大街,该来的总会来。整个碑林区的经济一直是稳中有升的就是最好的证明!祝福东大街,愿老街更有味,明天更辉煌!


独孤西门欧阳


我以一个外来游客的身份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我去过西安好多次,最喜欢的还是有陕西特色和古风古韵的地方。我来西安玩,不是为了看高楼,那我还不如去上海;我去逛百盛,还不如去香港;西大街那些仿古建筑,不伦不类,像极了其他地方新修的旅游景点门口的步行街。吃的面、夹馍都开始连锁快餐化,缺少风味、消费损耗陕西美食这块招牌!哪里的肯德基都是肯德基,干嘛非要来你这里吃连锁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