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区建设对南海油气开发意味着什么?专家:前所未有的机遇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并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中明确提到,“取消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须通过与中国政府批准的具有对外合作专营权的油气公司签署产品分成合同方式进行的要求“。

海南自贸区建设对南海油气开发意味着什么?专家:前所未有的机遇

常年部署南海开展石油勘探任务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

2018年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海南论坛近期于海南澄迈举行,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吴士存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离不开南海油气开发》的主旨演讲,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吴士存院长的精彩观点。

在海南建设服务保障基地具有特殊而重要意义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海南要从“提升在国家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视角”出发,深度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总书记的“4·13”讲话和“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出,将支持澄迈等地建设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加强海南的南海维权和开发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应该说,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新一轮的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央决定在海南建设服务保障基地,是基于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对我国维护南海权益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特殊而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的挑战。

一是在维权层面,油气勘探开发一直是南海争端当事国宣示权益主张的重要方式。据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公司统计,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五国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与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域合作钻井1300多口,年产石油5000万吨油当量。我国目前在南沙争议海域的油气存在仍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二是在国家能源安全层面,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我国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从2000年的24.8%飙升到2017年超过了67%(4.196亿吨)。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将达5亿吨,204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或达80%。相比于印度、日本等原油进口大国,我国的原油进口大约80%需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运输,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地缘安全挑战。因此,南海因其储量巨大的石油(约300亿吨油当量)、天然气和可燃冰(约800亿吨油当量)资源,是我国防范石油进口风险和确保能源安全的不可替代接续区。

三是南海海域的油气勘探与开发面临着政治环境、自然条件、开发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挑战。

海南自贸区建设对南海油气开发意味着什么?专家: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前南海形势特点及未来发展

复杂多变的南海形势依然是影响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之一。自2016年下半年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落下帷幕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南海局势的措施,比如:推动中菲关系持续改善、加快“准则”磋商、加强中国-东盟安全合作等,持续引导南海局势向好发展。

近一段时间以来,南海局势降温趋缓的总体态势并未改变。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声索国围绕南海岛礁领土主权和海域管辖权主张争议,这一实质问题并未解决;由地缘政治因素引发的区域内外有关各方围绕航道控制、资源开采、制海权而展开的利益博弈将会加剧,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出现阶段性、局部性动荡的可能。

第一,中美之间的军事博弈是当前南海形势面临的最大挑战,南海问题仍将是影响中美关系走向和地区安全形势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中美澳日学界和战略界已经达成一个共识:中美南海竞争涉及地缘政治利益和地区秩序主导权之争,且已经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态势,短期内双方很难有妥协的余地。

美国战略界将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和设施部署曲解为中国试图控制整个南海,并进而以展开更为频繁的航行自由行动和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来阻止中国的海上行动,这是引发双方矛盾和博弈升级的主因。

第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域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都采取了对抗性的、将矛头直接指向中国的战略和策略。

在“印太战略”的框架下,美国正在通过常态化航行自由行动和武力炫耀、加强美越安全合作、提升美菲军事同盟、拉拢印日澳甚至英法等国家介入南海事务,挑战中国的南海利益。

因此,美、日、澳正在谋划从战略上建立新的区域性军事集团和排他性的地区安全机制,东海、南海到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将因此而遭受巨大冲击。南海地处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交界处,是美、日、澳实施“印太战略”的中心地带,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竞争将日趋激烈。

海南自贸区建设对南海油气开发意味着什么?专家: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三,美国借航行自由之名,在南海针对中国的航行自由行动和情报搜集活动正在使中美两国海上军事博弈前所未有地激烈。

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已经在南海开展8次航行自由行动。但美国国内对此并不满足,认为相较于在争议海域大规模持续性地军事演习,航行自由行动是美军在南海地区最为平和的军事行动。美国“若要遏制中国,需要拿出比航行自由行动更有力的手段”。

第四,美、日、澳三国正热衷于炒作中国南海岛礁“军事化”,并以此为借口扩大其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以谋求地缘政治利益最大化。

美方认为,只要在南海岛礁建设和部署了具有军事特征和用途的设施和装备,在南海具备了军事能力,这就是“军事化”。可以看出,美、日、澳正在借助炒作中国南海岛礁“军事化”,扩大其自身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但美、日、澳对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曲解和针锋相对的行动只会加剧误判和敌意,引发海上冲突的风险也在不断提高。

第五,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围绕南海区域合作机制和规则建设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竞争已不可避免。

美、日、英、澳等国在传统对抗性、均势战略思维的影响下,有意通过介入地区规则制定、维护南海地区的势力均衡,防止所谓的中国“单边”主导南海秩序。

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历史和现况如何,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小编下周将继续为大家带来吴士存院长的精彩分析!

(文章观点文字源于南海之声特约评论员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吴士存在2018年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海南论坛上的讲话《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离不开南海油气开发》)

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头条号,第一时间了解关于南海、军事、海洋、东南亚等丰富、权威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