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漢:發揮「橋頭堡」作用,打造成德同城先行融合區

四川廣漢:發揮“橋頭堡”作用,打造成德同城先行融合區

四川廣漢:發揮“橋頭堡”作用,打造成德同城先行融合區

打造成德同城先行融合區,3年重返“全省十強”。這是地處成德同城化“橋頭堡”位置的廣漢市,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奮鬥目標和發展方向。

鎖定目標,廣漢舉全市之力,以交通升級、園區建設和產業發展為突破口,加速推動廣漢與環成都經濟圈有機融合、一體發展,步入了開放融合和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實施交通對接,突破行政區域界限,加快成德同城步伐

南有天府新區,北有德陽新城。2016年11月開工,總投資123.8億元的天府大道北延線不僅是連接成都與德陽的一條公路,更是加強兩地經濟交流,推動成德同城無縫對接,輻射帶動沿線城鎮發展的重要交通樞紐。

天府大道北延線成都段起於三環路、全長25km,德陽段全長28.3km。其中廣漢市境內長25.6km,途經向陽、南興、西外、新平、南豐、小漢、興隆、金輪八個鄉鎮,道路寬80米,全線基本取消紅綠燈,並預留磁懸浮通道,目前廣漢段已完成初步設計,正推進招商工作。屆時廣漢到達成都二環以內只需半小時左右。

在加快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的背景下,交通的互聯互通拉近了廣漢與成都區域間的時空距離。為推動成德交通互聯互通、加密成網,廣漢堅持交通先行,大膽突破地域和行政界限,加強基礎設施共享,進一步做好與成都的交通規劃銜接,充分融入成德同城化的區域交通系統格局。

18分鐘,這是動車往返成都和廣漢之間最短的單程時間。從7月1日開始,全國鐵路迎來了今年第二次調圖,每天往返成德之間的動車增加到22對,真正實現了城際動車公交化運營。廣漢北高鐵站客運值班主任謝德逵介紹,目前廣漢北高鐵站每天發送旅客量在2200人以上,隨著成德同城化加快,旅客量逐步增多,廣漢北高鐵站在年底調圖中將根據旅客需求,對開行的車次和線路進行進一步優化,更好地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跳出區劃限制、共享資源紅利。“接下來,我們將對成德大道、旌江干線、國道108線進行提檔升級,積極推動天府大道北延線及成綿高速擴容線的建設。同時,還將在軌道交通方面對接成都市的市域交通,市域鐵路S10線、S11線和S12線,全面提升廣漢的交通格局。”廣漢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黃均海說。

地處成德綿經濟產業帶中心地段和成都半小時經濟圈內的廣漢,將緊緊抓住成都“東進、北改”機遇,加快路網對接,借勢“一帶一路”建設,依託青白江區國際鐵路港建設,突破地域和行政的界限,積極做好道路連接規劃,構建交通幹線外聯路網,逐步建成“七縱六橫多軌”幹線交通網絡框架,全面融入成德同城化的區域交通系統格局,加速推進成德同城化進程。

推進“三大”園區建設,助推成德同城化率先突破

德陽高新區是2015年9月由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產業園區,地處成德綿經濟腹心地帶,位於成都半小時經濟圈,距成都僅20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50公里,毗鄰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鐵路國際物流港,直線距離約3公里。

德陽高新區規劃面積68平方公里,已建成28平方公里。在建的四川第2個綜合保稅區,將與成都共建國際鐵路港口岸產業合作區,成為中西部最大的通航外貿服務基地。京昆高速、成都第二繞城高速、108國道、旌江大道、成德大道等國省道穿境而過,交通四通八達,成德城市幹道天府大道北延線的開工建設,成都5號地鐵的規劃及成綿高速擴容,更是將高新區深度融入到成德同城化的浪潮中。

德陽高新區現已形成通用航空、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優良的物流服務等新興產業。規劃中的高新區未來將建設成為成德同城化的先導區,著力打造科技、文化、生態相融合的產城新區。

按照“高端產業、綠色園區、科技新城”的發展定位,高新區規劃打造以三星湖為核心,智慧島、智造島、航空島、科創島、健康島、保稅島六大特色產業島環繞的“一湖六島”空間佈局,構築“兩環六廊”景觀框架,在高新區建設達到5A級景區標準高品質城市生態空間,打造德陽的“天府新區”,建設“三星堆.未來城”,確保到2020年實現千億工業、高端產業、綠色園區的發展目標。

廣漢工業集中發展區是廣漢的“北大門”,位於全國發展引擎的成德綿高新技術產業帶,交通優勢明顯,成綿高速、108國道、寶成鐵路、成綿樂高鐵、在建的天府大道北延線穿境而過,緊鄰德陽主城區,距成都主城區半個小時車程,是成德同城化發展的重要支點及產業高地,是廣漢與成都產業協同發展、承接產業轉移和人才信息交流的重要載體,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

廣漢工業集中發展區結合德陽市和廣漢城區發展方向,主動對接成都市場需求,綜合考慮園區產業發展、地形地貌等特點,以及小漢鎮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在產業佈局上,以數字經濟、醫藥食品產業為發展重點,裝備製造及新材料產業同步推進,全力推動園區提質增效,加快融入成德一體化發展格局。

三星堆博物館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

為傳承古蜀文明,廣漢正積極穩妥推進三星堆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構建以三星堆博物館為核心,三星堆考古遺址公園、三星堆文化產業園為兩翼的“一核兩翼”發展格局,形成“旅遊+文化+商業+服務”的產業體系,打造中國文化版的“迪士尼”,讓三星堆成為巴蜀文化的閃亮名片。

根據四川省“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和大力促進“五區協同”的發展要求,成都市文廣新局要求金沙遺址博物館與三星堆博物館形成聯動機制,開展學術研究、共同開發文創產品等方面的合作,這無疑為廣漢加快融入成德同城化發展的“快車道”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搶佔先機,加快推進產業同城

經濟發展高質量,是重返“全省十強”的重要支撐。10月12日,總投資10億元的四川廣漢寶灣國際電子商務智慧園區項目在廣漢開工。該項目定位於打造全面高端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生態環境,以電子商務為核心,輻射廣漢市的區域樞紐型供應鏈服務平臺,全程物流解決方案的運營平臺、新型物流產業資本平臺,最終實現國際化高端品牌企業集群。

寶灣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在成都投資開發的大型物流園區項目,吸引了眾多國際著名物流企業、生產企業、商貿企業進駐,倉庫出租率接近100%。此時,寶灣國際電子商務智慧園區項目的開工建設,對於提升廣漢現代物流的規模、推動成德產業一體化發展將形成同城效應,助力開創廣漢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在大力發展大型物流項目的同時,廣漢市的醫藥產業發展也在不斷“提速”。作為廣漢醫藥產業的主陣地,緊臨成都青白江區的四川國際醫藥健康城,計劃總投資逾50億元。目前,已成功打造立足四川、輻射西南、聯通全國的中藥材現代倉儲物流實驗基地和醫藥流通體系,為四川由“中藥大省”發展為“中藥強省”增添強勁動力。

據四川科盟集團行政總監古小慶介紹,四川國際醫藥健康城項目將力爭通過5-8年建設、運營,打造涵蓋中西藥品、醫療器械、保健品、有機綠色食品、中藥材、日化品等專業藥品、食品及大健康產品商貿平臺,形成醫藥大健康產品交易、倉儲物流、專業培訓、總部基地及健康管理、診療一體的醫藥大健康產業綜合體,成就規範化、信息化、集約化、多元化“四位一體”的現代醫藥大健康產業航母,5年內力爭實現年銷售300億元的戰略目標。

“隨著成德同城不斷深化,我們將貫徹落實好省委、德陽市委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著力增強發展動力,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提升‘3+3’產業體系。”廣漢市經信局副局長鄧昌豔表示,未來廣漢將依託油氣裝備製造、醫藥、食品等主導產業,實施主導產業提質振興計劃,積極與成都產業互動,推動成都與德陽產業園區協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