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金融要紧盯金融同业乱象

整顿金融要紧盯金融同业乱象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是目前中国经济金融一个大问题、大毒瘤。认真分析这么多年导致金融混乱到如此之地步,源头是从金融同业业务开始,又是金融同业业务将全社会金融资源配置在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倒腾牟利,产品与机构之间相互嵌套叠加,最终层层剥利,就是不往实体经济里去,导致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大问题。

本来金融资源特别是货币市场资金已经统一由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上海同业拆借市场(shibor)在线上同一配置。由各家商业银行总行,实行一级法人制拆出拆入。管理非常规范,整个资金运营处在良性。然而,大约从2013年以后开始,竟然允许各家基层行之间地下线下拆借资金,并允许同业资金通过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通道,以理财产品名义开展运用资金。从此扰乱了整个金融市场。

同业业务主要是同业资金,按照本质属性是由于跨行转账汇款结算行成的短暂滞留的资金。这类资金是结算清算资金,根本不能长期使用的。随着跨行转账汇款结算业务电子化,落地处理的跨行转账汇款结算业务已经非常少了。按理说,同业资金应该越来越少,最终消灭的。但是最近几年一举搞到了几十万亿元。

这实际上绝不是真正的同业业务,而是打着同业业务旗号,绕开监管,在吸收资金与运用资金。是在正规的存贷款主体银行业务以外,或者说账外的、标准的、银行自己制造的“影子银行”。

最大危害性是导致金融资源脱实向虚,正在毁了中国经济。逻辑是这样的。银行同业拆借资金一般是通过通道操作等,将资金投进债券市场。目前债市低迷,就与切断同业资金有关,反过来又证明债券价格是虚高的,是被金融同业资金推高的。

整顿金融要紧盯金融同业乱象

另一个用途就是进入股市打新。这需要银行将同业资金拆给保险、信托以及证券基金等,以理财产品名义购买新股。

还有一个渠道是有部分资金投进了一些收益率较高的信贷领域,比如房地产 。同业业务资金一般是通过信托集合理财或者信托买入返售产品进入到房地产领域。这几年房地产膨胀,房价暴涨,与放任同业业务发展是分不开的。

不仅是削弱金融监管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削弱了央行的货币控制权。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嵌套倒腾,一定程度上这种空转的结果是增大了银行资产负债表,这种扩表起到了发行基础货币的作用。

同时,一些资金富裕的大行成为货币资金的供给端,正在发挥着“影子央行”的作用。2014年,同业存单的发行规模尚不大,仅有8976亿元。此后则快速进入井喷阶段,2015年和2016年发行量分别达到5.3万亿和13万亿元,年增长率分别高达490%和145%。截至2016年底,同业存单余额为6.3万亿元。作为比较,2016年底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为34.37万亿元。换句话说,同业存单余额已经相当于法定中央银行资产总规模的大约五分之一。同业存单成为中小商业银行主动负债、扩张规模的利器,正在发挥“影子央行”的功能。

这就是目前整顿金融秩序下,中小银行流动性迅速出现紧张的原因。但是,谁酿的苦酒谁必须喝下去;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绝不能因为一些银行流动性紧缺就停止金融乱象整顿。这里不排除以流动性紧缺为借口,要挟或者逼宫决策层停止整顿的图谋。

整顿金融要紧盯金融同业乱象

绝不能上这个当,必须坚定不移整顿下去。一定要抓住金融同业业务,这个扰乱金融秩序的总祸根,迅速停止线下地下的金融机构相互拆借行为,暂停同业存单业务。

总之,只要抓住了金融同业业务这个乱象的总妖孽,金融秩序恢复良性循环就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