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行業的「馬蜂窩」,就應多捅捅

就互聯網行業的長遠發展而言,早點捅破各類潛規則“馬蜂窩”,讓企業迴歸到發展與運營的正道,才是真正與用戶、投資者、合作伙伴共建良性生態的表現,也能促使自身具備足夠的市場競爭力。

近日,針對自媒體指控旅遊平臺馬蜂窩數據造假的行為,馬蜂窩回應否認相關指控,稱“針對文中歪曲事實的言論,和已被查證的有組織攻擊行為,馬蜂窩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而涉事自媒體發表的最新聲明稱,馬蜂窩正在下架之前被指證的抄襲賬號,並進一步指正,其評論區存在大量“水軍”。

有意思的是,該自媒體的最新聲明中還提到,某“水軍”餐廳在大眾點評中也存在,通過刷虛假評論而營造所謂的“美食地標”品牌,從而吸引遊客前往。

有媒體報道指出,扒文、抄襲賬號、“水軍”評論,其實在OTA平臺(在線旅遊企業)的運營中長期存在。

扒文可以快速實現其OTA內容導流入口的功能,還可以獲得來自競爭對手的UGC(用戶原創內容)文章,進而通過內容供給的豐富,實現其內容社區活躍度的不斷提升,吸引更多新用戶。

隨著當下國人個性化、多元化旅遊消費時代的來臨,OTA平臺正從產品主導型向內容主導型轉變,大量旅遊達人、素人的旅遊文章具有很強的用戶黏性。通過扒文,將相對稀缺的原創文章無成本用於自身的內容業務,成為損人但利己的“經濟人選擇”。

更重要的是,扒文帶來的內容及流量數據,又是OTA平臺在融資或上市後股價、業績的重要支撐點,海量內容樣本和數據可以獲得來自資本市場和用戶的更多認可,從而獲得投資或股價的豐厚回報。

馬蜂窩被稱為近兩年來中國成長最快的在線旅遊公司之一,基礎就是內容和客流增量數據的亮眼。一旦這一基礎被證偽,對其未來發展前景將是沉重的打擊。

有互聯網研究專家指出,為了滿足短時內多輪融資的需求,在自身原創內容生產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不少互聯網企業往往採取扒文這一方式,用“爬蟲”從網絡上扒取大量來自其他平臺或者用戶個體的內容,再以“水軍”的方式來推動其內容的權威性,形成一個虛假的內容生態,成為互聯網行業的“原罪”。

以上模式所對應的還有電商平臺的刷單、互聯網廣告投放及文章的刷量,以及更為常態化的網上內容被抄襲、被“洗文”,由此造成的悖論是,包括OTA在內的不少互聯網平臺,一方面遭遇被其他企業扒文的權益侵犯,另一方面也同樣存在此類行為,形成了“大家都在扒文和刷單”的惡性循環。真正受損害最重的用戶,其個體維權也難以抵禦有組織、有預謀的扒文行為,維權成本過於高昂,所以只能無奈放棄。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類似此類文章的出現,無論其出發點是否如馬蜂窩所回應的“是有組織攻擊行為”,它至少揭開了行業潛規則的冰山一角。

如果曝光屬實,相應企業將面臨業績、估值或者股價的大幅度下滑,這在近期已有多個相關案例。因此,互聯網行業的“馬蜂窩”就應多捅捅,來自第三方監督的力量越強,市場自律機制就越能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遠山(財經評論人)

互联网行业的“马蜂窝”,就应多捅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