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冷冬”?还是“暖冬”?厄尔尼诺事件并不能说明一切!

是“冷冬”?还是“暖冬”?厄尔尼诺事件并不能说明一切!

网传今年是“冷冬”?谣言!

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关于本年度的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网上就会出现各种专业的、不专业的猜测。这几天,对2018年冬天的传言也是沸沸扬扬:不仅说今年是“冷冬”,甚至说“从今往后一直到2025年,气温一年更比一年冷”。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进行了辟谣,称这种传言十分离谱和荒谬,纯粹是吸引公众眼球,制造公众恐慌。

中国气象局给出的理由,说是2018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转为偏暖并不断发展增强,此次增暖将继续发展,并于2018年/2019年冬季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东亚冬季风强度弱,我国气温普遍偏高。

那什么是冷冬和暖冬?

其实“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它表示的是整个冬天整体的气温状况,当某年某个区域整个冬季(12月到次年2月)平均气温高于气候平均值0.5℃时,称该年该区域为暖冬,低于0.5℃则为冷冬。

那什么是厄尔尼诺事件?

是“冷冬”?还是“暖冬”?厄尔尼诺事件并不能说明一切!

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事件,是太平洋特定区域海洋温度显著偏高。

不同国家对这个特定区域的定义稍有差异,我国一般采用NinoZ(Nino综合区)海温的距平指数(较常年偏高或偏低的程度),作为判定厄尔尼诺的依据。

当Nino综合区海温距平指数≥0.5℃,并能持续3个月及以上时,认为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当Nino综合区海温距平指数≥0.5℃至少持续6个月(过程中间可有一个月未达标准),则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那为啥厄尔尼诺事件,会气候异常?

正常情况下,赤道地区太平洋的海水靠近印尼、菲律宾一侧更温暖一些,靠近秘鲁、厄瓜多尔一侧相对冷一些。可一旦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太平洋东侧的秘鲁一带因为海温升高,下沉运动减弱甚至转为上升,降雨增多,与此同时,印尼、菲律宾一侧的上升运动减弱甚至转为下沉,降水减少,就会导致气候异常。

这样的异常,除了沿着赤道附近向东西两侧传递外,还会向着南北两极传递,进而影响到全球的气候。

总体来看,热带太平洋沿岸国家受影响的可能性更大。

厄尔尼诺强度越强,带来的气候异常会越明显,但有时候,也会不按常理出牌,所以,单凭厄尔尼诺来预判未来的气候,不一定靠谱,大气转换啊海洋运动啊,一丁点小变化,都容易推翻全局。厄尔尼诺确实会影响低纬地区的大气中高纬环流,进而影响我国冬季气温,但热带海面温度异常仅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因素之一。

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厄尔尼诺年的冬季,我国出现过大范围偏冷的情况,80年代之后,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多表现为偏暖特征。

其实,比起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更主要因素,是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也就是冷空气的强弱。

不过具体怎么样,现在下结论还太早,要是老天爷能这么被精准预测到,气象还有这么吸引人么?

最终不管今年冬天最终如何,大家都要注意身体,偏暖也只是相对而言,该冷的时候还是会冷的。特别是农民伯伯,尽量防患于未然,做两手准备,开开心心过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