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克服挑食的毛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養成了愛吃零食的習慣。孩子每天回到家不停地吃各種各樣的零食,等到吃飯的時候,他已經吃飽了,或者勉強再吃點自己喜歡吃的菜就什麼都不吃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挑食的習慣。長期挑食會致使孩子體型瘦小,或過於肥胖,因此,家長應該對孩子的挑食惡習加倍重視。

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克服挑食的毛病

1.給孩子講道理

家長要注意教給孩子“營養”的概念。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前愛吃的東西,這時最好給孩子講一些營養知識,讓他明白這些東西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如在餐桌上對孩子做“營養培訓”:“吃點菜花,補充葉酸;胡蘿蔔裡的胡蘿蔔素含量多,吃了能長高個兒;豬肝含鐵、維生素A,吃了嘴唇紅,會越來越漂亮;魚能健腦,多吃魚的孩子聰明……”再給孩子講一講偏食的後果,孩子就知道了不挑食的好處,就不再讓家長為自己的吃飯問題發愁了。

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克服挑食的毛病

2.家庭伙食儘量安排多樣化,不要單一制

家庭和學校都要對孩子就餐的食物品種多加關注。給孩子做飯,要講究烹調技術,儘量做到色、香、味、形俱佳,以引起孩子的食慾。每天的食物種類儘量多樣化。穀類、肉類、豆類和蔬菜應合理搭配,做到營養全面、豐富。另外家長還要注意蒸調方法,儘量使孩子喜歡上自己不愛吃的食物。如孩子孩子不愛吃肉,家長可以包肉餡餃子,讓他食慾大開。再如針對部分挑食的孩子(如不吃芹菜、蘿蔔等),建議父母要多花點心思,通過烹調技術的提高來改善孩子的這種情況。

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克服挑食的毛病

3.積極的心理暗示

家長吃得津津有味並不斷地讚美食物,孩子自然願意品嚐。家長可以用肯定的口氣鼓勵孩子吃完他那份食物:“這點飯估計填不飽小凡的肚子,他可是個小餓狼啊。”孩子得意地笑著,果然吃了個碗底朝天。家長要創造愉快的就餐氛圍,不要在餐桌上談論孩子的學習成績,更不要指責、恐嚇、責罵或以其他方式懲罰孩子,因為恐懼、擔憂、憤怒等負面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食慾。

4.避免一面進餐,一面看電視、看書或玩兒玩具

邊玩邊吃會影響孩子的胃液分泌,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從而使孩子的食慾減退。要確保孩子有固定的吃飯時間和地點。就餐時,所有人都坐在餐桌前,電視和音響關閉,安靜地吃飯。讓孩子多做戶外活動,多喝開水(尤其是冷開水),以促進其新陳代謝。一日三餐要有規律,定時定量。合理安排和指導孩子吃零食的時間、數量,儘量減少或逐漸取消孩子的零食。

5.大多數挑食症都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

當孩子挑食時可採取短暫的“飢餓”療法。首先,要肯定又鄭重地告訴孩子,如果他無理由挑食或是不好好吃飯,到一定時間(最多一個鐘頭),父母就會把飯菜收起來,而他只能等到下一頓飯時才有東西吃,在兩餐之間,不準吃任何食物。剛開始時,孩子往往會不接受,強迫父母投降,但經過一兩次餓肚皮的經歷後,他自然會學乖,會自覺地好好吃飯。因為一個聰明孩子是不會讓自己白白捱餓的。這種飢餓療法,乍一聽很殘忍,但一旦實施起來卻比任何藥物都有效,對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也極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