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高管離職:據說春天不遠了,可他們爲什麼不一起等?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史記 · 貨殖列傳》

2018年,A股 “職場”震動頻繁,辭職信和離職報告如雪花般飛舞。

據中泰證券研報統計,儘管2018年四季度才剛剛開始,但A股的上市公司中,已有超過8000名董事、高管離任,其中365家的上市公司換了董事長。

相比去年——2017年董事會與高管發生變更的次數超過1萬人——今年這個“漲勢”確實看起來很兇猛。

但……先別被這些數據嚇到,大頭王驥躍老師就給小巴做了一道算術題。

8000+高管離職:據說春天不遠了,可他們為什麼不一起等?

這麼一來,萬人離職這件事,好像也沒有什麼好可怕的。

與此同時,小巴調整了下搜索的時間軸,也發現,幾乎年年都有“離職潮”見諸報端。

8000+高管離職:據說春天不遠了,可他們為什麼不一起等?

此外,根據《上海證券報》的統計,今年,約有一半離職事件屬於國企內部人事變動,如換屆、工作調動、退休等,而離職董事長的年齡,一半以上為60後,所以還是正常退休的居多。

因此,單從總體數量上來看並不令人擔心,高管們離職尚未成“潮”。

但這並不代表,高管離職就是一件可以忽略的尋常事。

這事兒之所以年年有、年年播,恰是因為高管離職本身,無論是個案,還是成“潮”,都對企業和整體市場有著深遠的影響。

《史記·貨殖列傳》曾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而高管的“來往”之間,反映的是利合利散,往往蘊藏著企業甚至行業的重大問題或變革。

今年3月份,美麗生態董事長辭職,而繼任董事長則涉嫌合同糾紛被限制出境。4月初又有兩個高管辭職……連深圳交易所都看不下去,發出了問詢函,綜合起來就是一句話:“你司怎麼回事?”

8000+高管離職:據說春天不遠了,可他們為什麼不一起等?

此司自然大有問題。

美麗生態發佈2017年度利潤修正公告,從此前預計虧損1.2億-1.37億,到修正後,預計虧損10.5-10.68億,此外還有4.3億元的銀行貸款逾期,當月股價就跌去了28%。

截至10月10日,美麗生態高居2018年高管離職人數榜第二,共計20名高管出走,最終把一堆爛攤子留給了市場。

而今年高管離職人數榜第一名的,目前是中興通訊,共計換血21人,發生什麼大事,想必大家都清楚。

第三名是三六零,其實本來劇情很正常,但陰差陽錯,造成了不小的誤會,以為360迴歸A股後發生了離職潮。

2018年2月28日,“江南嘉捷”正式更名為“三六零”,360借殼迴歸A股。今年高管離職人數榜單中,三六零目前以19人位居第三。

實際上,離職的大部分是原江南嘉捷的“老人”,屬正常的控制權更迭後高管“換血”,但因為同期有三位原360資深元老離職,加上週鴻禕在朋友圈“苦情”,更是加深了誤會。

8000+高管離職:據說春天不遠了,可他們為什麼不一起等?

不管是內藏玄機還是遭逢大事件,在今年的高管離職中,還上演了哪些不一樣的劇情,他們的離開對於市場和企業,會產生哪些重要的影響呢?

接下來小巴就把舞臺交給大頭們。

8000+高管離職:據說春天不遠了,可他們為什麼不一起等?

近期,我確實接觸到不少從上市公司離職的高管,他們離職後的去向主要有:

▷創業:成為創始人或投資人,最近看到了不少項目的創始人都曾在上市公司做高管,比如來自南京從事大數據運用的徐劍。

▷轉行:成為職業投資人,要麼自己成立基金公司,要麼成為天使投資人。我在投資中遇到一個朋友鍾總,曾在上市公司做高管,離職後拿到一大筆錢直接轉行成為天使投資人,投了十幾個項目,至少有5個已經在籌備上市了。

▷還債:降低個人債務,在當下去槓桿的大環境下,很多上市公司的高管早已通過各種途徑將股票“變現”,在市場流動性整體緊縮時,他們的個人債務也面臨較大的償還壓力。

究其離開的原因,主要與行業發展、股價變化、行政監管、去槓桿深入化等因素有關聯:

▷被迫離開:有的高管自身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公司內部預感到這類問題可能影響到公司運作,促其離開。

▷行業趨勢:高管對行業走勢有更多理解,擔心如此宏觀背景下,所在的行業難有大作為,趁勢離開。

▷企業內幕:高管對企業狀況更為清楚,對股市反彈不樂觀,在此時選擇離開,避免自己被迫捲入公司有可能發生的問題中。

▷大股東變更:面對當下局面,上市公司面臨重組,甚至於被併購,或更換大股東,是大概率的事,高管的職業生涯可能受到影響,所以他們會更加主動地離開。

8000+高管離職:據說春天不遠了,可他們為什麼不一起等?

就高管離職對上市公司本身來說,有好有壞。對於那些公司治理及企業管理優秀、人才梯隊儲備完善的公司,短期可能有一定影響,但能很快恢復。甚至對於一些存在問題的公司,換一批高管來管理公司,可能會做得更好。

總的來說,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上市公司的運作基本是由大股東操盤的,當然需要高管運作,究竟運作得如何,只有待潮水退去才能見分曉,相信還會有不少故事被爆出。

另外,對於高管離職套現的情況,堵不如疏。建議向互聯網巨頭阿里、騰訊學習,一是持續股權激勵,阿里和騰訊上市多年,每年都會花費大量的資金來做股權激勵;二是內部再創業,開發新的業務或者產品,鼓勵內部高管參與。

8000+高管離職:據說春天不遠了,可他們為什麼不一起等?

今年以來高管和董事長離職的數據,相比於2017年稍微多了一些,但總體來說沒有多很多,所以這並不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不過,從絕對數據來說,數量還是挺大的,也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上市公司的高管離職分兩種,一種是董事長辭職,另一種是一般性高管辭職。高管是由董事會聘請來的管理層,屬於公司的勞方,董事會屬於資方,而董事長則大多掌握了公司控制權。

我們常說:CEO以下為管理,CEO以上為治理。所以,一般性的高管離職和董事長離職,前者是管理問題,後者是治理問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我們先來說高管離職,主要原因是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股價大幅度下挫,業績不好總得有人背鍋,於是換掉高管(CEO、CFO、COO或者是技術負責人等)成了很多上市公司通常的做法。

從董事會的角度,先“幹掉”一批高管,然後重新換一批高管,給股民呈現一種新氣象,給人一種“高管已經換血,業績將會有所提升”的感覺。

所以往往到了股價下跌嚴重、業績普遍不好的時候,上市公司換高管相對就會比較頻繁。

8000+高管離職:據說春天不遠了,可他們為什麼不一起等?

董事長辭職的情況相對複雜一些,有些是非正常辭職,比如:被調查了,去坐牢了,股權發生變更了,董事會內部改選了等等。

但今年的特殊性在於,之前很多董事長為了業績發展,將股票拿去質押,如今遇到股價大幅下跌,遭遇借款方拋售股票,又進一步引發股價下跌,

如此一來導致一些董事長丟掉了實際控制者的身份,甚至部分董事長被清除出公司。

這就是股價下跌的連鎖反應,很可能引發被質押的股票強行平倉的風險。從這個層面來說,今年股價的大變動,確實給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帶來了比較大的變化。

8000+高管離職:據說春天不遠了,可他們為什麼不一起等?

其實,上市公司高管離職的數量每年都差不多,但歷來都是到了市場行情不好時,離職率會高一些。這也是正常的,畢竟公司經營不好時,退出的人總會多一些。

而這次相比於往常,會略微疊加一些別的因素,就是在2016年、2017年有很多上市公司剛剛上市,這就涉及股票解禁和高管套現的問題。

總體來說,目前的高管離職率在正常的範圍之內,沒有到非常可怕的地步。

8000+高管離職:據說春天不遠了,可他們為什麼不一起等?

某一個高管離職對於公司本身來說,正常情況沒有那麼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公司做到上市了,不會因為某個高管的離職而受重創,除非遇到特殊的情況,比如董事長離職。

所以,目前來看,高管離職問題不是行情差的根本性問題,只是股市跌到這個位置了,大家會比較敏感,更加容易從各處找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