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開示:心念安然、活在當下即是「住」

“云何應住?”這個心念應該如何停住在清淨、至善那個境界上?“云何降伏其心?”心裡亂七八糟,煩惱妄想怎麼能降伏下去?古今中外,凡是講修養、學聖人、學佛,碰到的都是這個問題。“云何應住”這個心住不下去。如果唸佛嘛,永遠念阿彌陀佛做不到,不能住在這個念上,一邊念阿彌陀佛,一邊心裡想明天要做什麼,哎呀,阿彌陀佛,老王還欠我十塊錢沒有收回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怎麼辦……心住不下去!你禱告上帝,上帝也不理你啊,你還是一樣的,壞念頭還是起啊!菩薩也幫不了忙。此心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這許多的煩惱妄想,如何降伏下去?

當你有求道的心,一念在求道的時候,就是這樣住了,就是這樣,這個妄念已經下去了,就好了,就是這樣嘛!

“住”就是住在這裡,等於住在房子裡,停在那裡。但是怎麼樣能把煩惱妄想停住呢?佛說:就是這樣住。

我們都知道,學佛最困難的,就是把心中的思慮、情緒、妄想停住。世界上各種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寧靜,所謂止住。佛法修持的方法雖多,總括起來只有一個法門,就是止與觀,使一個人思想專一,止住在一點上。

不管學佛不學佛,一個人想做到隨時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難的。中文有一句俗語:“隨遇而安”,安與住一樣,但人不能做到隨遇而安,因為人不滿足自己、不滿足現實,永遠不滿足,永遠在追求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理由可以講很多,追求事業,甚至於有些同學說人生是為了追求人生,學哲學的人說為了追求真理。你說真理賣多少錢一斤?他說講不出來價錢。真理也是個空洞的名詞,你說人生有什麼價值?這個都是人為的藉口,所以說在人生過程上,“隨遇而安”就很難了。

《金剛經》中須菩提提出的這個問題,是開始學佛遭遇到最困難的問題,也就是心不能安。現在佛告訴他,就是你問的時候,已經住了;就是你問的時候,已經沒有妄想煩惱了。

南懷瑾老師開示:心念安然、活在當下即是“住”

大乘佛法,如何才能安住?無所住即是住。拿禪宗來講,住即不住,不住即住。無所住,即是住。所以人生修養到這個境界,就是所謂如來,心如明鏡,此心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事情一來,這個鏡子就反應出來,今天喜怒哀樂來,就有喜怒哀樂,過去不留,一切事情過去了就不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