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講佛學:大公無私即是菩薩

中國文化講大公無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救盡天下蒼生,心中不留一念,這樣才是大公無私,才是菩薩,否則,佛說即非菩薩。

南懷瑾先生指出:大公無私在中國自古有之,自古講求。但真正做到的人實在太少,因為身處俗事,人人多少都有私心。而有些偽善之人有所企圖的行善,是不會得到別人的承認的,被揭穿後還會顯得吃力不討好。

公元五百二十七年,梁武帝年間,菩提達摩坐船來到中國,九月二十一日從廣州上岸,梁武帝得知,急忙派遣使者把他迎接到首都南京。一見面,梁武帝就迫不及待地問:“我自即位以來,大興佛事.造寺廟、譯佛經、刻佛像,供養的僧侶不計其數,可以給我算多少功德呢?”

達摩坦然答曰:“並無功德。”

梁武帝大惑不解:“做這麼多事情,還一點兒功德也沒有?為什麼?”達摩祖師答道:“你所做的都是世俗的小果報,談不上真功德。真功德是最圓融的智慧,最純淨的心靈,它存在於你的內心。你怎麼能用世俗的方法企圖從外面得到它呢?”達摩見梁武帝還是不能參悟禪機,便渡江到北魏去了。後來,梁武帝想派人去追,為時已晚。

菩提達摩:原名“菩提多羅”,佛教的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師,出生於南印度貴族家庭,據說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後修大乘佛法,其師認為他已經通曉佛法大義,賜名為“達摩”;受其師之命第一個往中國傳法,被奉為“中國禪宗初祖”。

據說,在釋迦牟尼佛成就佛果之前,世界上就已經成就過好幾尊如來了,而距離我們時間最近的七尊如來(包括釋迦佛),我們習慣稱他們為“過去七佛”。就在過去久遠的第七尊佛——毗婆尸佛——涅槃之後,四眾弟子將他的舍利子以七寶塔恭敬之禮供了起來,整座寶塔裡裡外外非常莊嚴。

後來,寶塔裡毗婆尸佛的佛像金身,臉部脫落、缺了一小塊,此時有一位貧女沿途在行乞,得到了一顆金珠,心裡非常高興,就想要發心將佛像的臉部補好。而迦葉尊者在久遠以前這時候的前身是個鍛金師,於是貧女便將金珠帶過去,想要請迦葉尊者的前身為佛像金身修補。

迦葉尊者的前身在聽到貧女的這種發心之後,欣然答應要將佛像補好,而且在恭敬的將佛像金身修補好後,二人更共同發願說:“願我倆生生世世都能結為夫妻,而且全身真金色,恆受無上殊勝的妙樂!”

就是由於這樣的因緣,他們二人在往後九十一劫當中,都在人中、天上受生,快樂無比,而且每一世身上還真的都散發出真金色的光芒來,一直到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都還是這樣子,並於這一世徹悟成就。

為什麼同樣是佈施作佛事,梁武帝花費巨大地去做,反而被達摩祖評為“無功德”,但迦葉尊者與貧女只是用一小顆金珠去做,卻能得到這麼大的果報呢?

關鍵在於敬佛的“誠心”上。

梁武帝雖然做了很多佛事,但卻經常計較、在意自己所做的功德多少,就是因為著於這樣的一個“功德相”,而著相佈施與著相修行,因此都不是真功德與真修行。而迦葉尊者夫妻倆,卻是基於一片真心,想要把破損的佛像補好,是真心、恭敬地在做佈施,因此“舍一得萬報”,有很大的功德!

佛家佈施如此,平凡生活中我們做好事如此,企業從事公益事業更是如此。如果是真心幫助別人,不管是給予別人的一杯水、一個微笑,還是舉手之間的攙扶,都是為善。相反,若是為了虛名,為了博得社會、他人、世俗的讚揚,即使是大手筆捐獻,也只是作秀,只會令人厭惡。

佛陀曾說,眾生看到別人佈施做功德,為了名聲、為了面子,就是傾家蕩產也要花大錢來佈施,但是當他看到一些貧窮孤苦的人,卻對他們百般刁難與呵罵,還把人家趕走,連一分錢都不給他們,這種做法,叫做“顛倒作善”、“痴狂修福”,是“不正修福”。這樣的人是非常可憐的,因為他們花費了大筆錢財,卻獲福甚少。

如果有人以無量之身供養十方佛菩薩及聲聞聖眾,不如有人佈施畜生一口之食,後者的功德比前者大了百千萬倍以上,無量無邊。

大公無私,在佛法的佈施中是為敬佛無私心,雖行功德事,但無求“功德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說的是公私分明,不徇私枉法。我國宋代的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和學者歐陽修就是最好的例子。王安石是史上有名的“變法派”。而歐陽修卻主張循“古制”,兩人經常因為政見不同而針鋒相對,但廷堂之下,二人卻是極好的朋友,私交不一般。這就是“公私分明”的典型一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