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縷玉衣說岫玉的前世今生

《詩經》有云“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壁。”屈原有曰: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瓏透彩光。脫胎玉質獨一品,時遇諸君高潔緣。 ”真正的君子應該具備高尚的道德和高貴的儀態,用金象徵修為,用玉代表韌性,諸如此類的文章還有很多。在這樣的文化指引下,金和玉的搭配便成為中華傳統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金縷玉衣說岫玉的前世今生

在西周時期就可以看到金和玉的搭配,隨著的被髮掘,出現了大量的金、玉陪葬品,其中最著便是漢代的“金縷玉衣”了。

從金縷玉衣說岫玉的前世今生

金縷玉衣是古代墓葬中等級最高、組合玉片數量最多的一種。由於它象徵著帝王與貴族的尊貴身份,有著非常嚴格的選料與製作工藝要求,上好的岫玉要經過精心選料、鑽孔、拋光,編綴玉片還需要許多特製的金絲,這其中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是十分驚人的。對永生的追求也催生了金玉墓葬用品製造業的高度繁榮與發達,漢代統治者還設立了專門從事玉衣製作的“東園”。

從金縷玉衣說岫玉的前世今生

如《樸孢子·對俗》中所說“金玉在九竅,則死人為之不朽。”古人認為金玉可以防腐,就像古代埃及的君王一樣,費勁畢生心血與九牛二虎之力,也未達到永生,反倒是這些金玉,真正體現了什麼是永垂不朽。

從金縷玉衣說岫玉的前世今生

岫玉,作為中華玉文化的脊樑,有著中華第一玉之稱,開採歷史距今有一萬年之久,在歷史長河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5000多年前的紅山文化的“玉龍圖騰”到“葡萄美酒夜光杯”,再到乾隆年間的寶璽,再到玉器的風行於市,從有著中華玉文化瑰寶之稱的“金縷玉衣”到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的玉石巨佛,岫玉一直彰顯著其獨特的魅力。

從金縷玉衣說岫玉的前世今生

而如今,隨著新疆和田玉、河南的獨山玉以及湖北的綠松石價格的急速飆升,作為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岫玉價格則略顯尷尬。當前的岫玉市場主要位於岫巖,由於城市規模、經濟水平和商業輻射力的侷限性等因素一直處於價值的窪地,但是隨著玉料存量的減少和封礦限產、人們對岫玉養生保健功能的認可、和雕刻技術的日益成熟玉岫玉價格必然會飆升。

從金縷玉衣說岫玉的前世今生

美玉何其少,且買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