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讚!今天我養豬,明天豬『養』我」

他正在豬圈裡忙活著。他的皮膚被曬得黝黑通紅、衣服也被汗水潤溼了。他停下手中清洗豬圈的活,用袖子擦了擦臉,緩緩抬起頭,佈滿皺紋的臉上溢滿了笑容。

李亞興因患有慢性病等原因,無法乾重體力活,加上要供養三個子女讀書,家庭經濟負擔日益加重。2014年,他家被那大鎮政府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被納入貧困戶後的李亞興並沒有“坐享政策”,他不斷尋思自己能做些什麼。經過多番思考與考察,他向鎮政府提出想走風險相對較低、市場銷路較好的生豬養殖的道路。


大讚!今天我養豬,明天豬‘養’我”


  • 李亞興正在清理豬欄

得知李亞興的發展意願後,經過鎮政府和幫扶幹部的多次上門走訪,在詳細瞭解他家的實際生產生活需求後,為他量身定製了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2016年10月,鎮政府向他家發放了5頭豬苗和用於搭建豬棚的6000元幫扶資金,解決了李亞興養殖生豬的資金難題。

“脫貧能靠山,能靠水,能靠自己,但不能等靠要。”李亞興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走訪及對市場調查,李亞興著手建起豬舍、引進種豬、配飼料、學習養殖技術等,正式開始了發展養豬產業。

提起養殖生豬,李亞興感慨地說:“圈養不是簡單的事,村裡、鎮裡的幹部和幫扶責任人多次派人教我

養豬技術,還在引進豬苗、建造新豬舍等關鍵環節,及時給予指導幫助,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經過精心飼養,截至目前,李亞興已經出售了兩批豬仔和一頭肉豬,一家人也成功脫了貧。目前,李亞興還有9頭生豬存欄量,其中有5頭是剛出生不久的幼豬,與過去相比,李亞興的生活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也為其他貧困戶的脫貧樹立了榜樣。

忙完了手中的活兒,李亞興激動地談起了他的養豬計劃,他說:“我準備在原來的基礎上,擴大規模養殖,我也多跑市場,不斷擴寬銷路,我們的生豬不愁賣。真是今天我養豬,明天豬‘養’我啊,趕上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這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