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爲何掀起赴美上市潮,今年在美IPO募資額增長近五倍

近日,IPO多次登上熱門話題榜,去年網紅零食品牌三隻松鼠在A股IPO再次遇挫,被中國證監會取消審核。那些想躋身於此的新貴或學著阿里巴巴、趣店、京東、微博、愛奇藝、bilibili等赴美上市。

今年,中國鐵塔、美團、海底撈等中國知名企業在香港掛牌,小米生態鏈華米科技、中國最大的二次元文化娛樂社區bilibili、愛奇藝、尚德機構、趣頭條等知名企業紛紛在美國成功上市。

今年前三季在美IPO募資額增長近五倍

湯森路透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23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是8年來中國公司IPO最多的一年。中國在美國發行的IPO 募集資金達73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90.6%,這是自2014年(287 億美元)以來,同期最高值。其中,中國企業在納斯達克共募集資金49億美元,在紐約證交所募集資金為24億美元。

中國企業為何掀起赴美上市潮,今年在美IPO募資額增長近五倍

從行業來看,23家赴美上市企業涉及教育培訓類、金融服務業、零售服務、互聯網金融、視頻服務、製造業等各個行業。其中,教育培訓類有4家,視頻服務類有3家,拼多多是電商平臺類科技企業,蔚來汽車則屬於製造業。

從募集資金數量看,愛奇藝在納斯達克創造了中國企業在美的最大IPO,募集資金達24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是拼多多,募集資金達16 億美元,位列第三位的是蔚來汽車有限公司,募集資金達10 億美元。

中國企業為何熱衷於在美國敲鐘?

特別是2017年,中國互聯網公司掀起了赴美上市小高潮,數十家互聯網科技、金融、電商、物流、教育公司相繼赴美國敲鐘,還有眾多公司披露赴美IPO計劃或即將赴美上市。這是繼2014年,微博、途牛網、聚美優品、京東、阿里巴巴、智聯招聘、迅雷等扎堆赴美上市後,中概股迎來的另一個小高潮。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上市審核可能是全世界最嚴格的”,中國企業上市是核准制,想上市的企業都要經過中國證監會殘酷的核查。企業在中國上市通常有硬性的盈利要求,不能滿足硬性盈利標準特別是尚無盈利的企業基本上就就失去在境內上市的可能性了。

中國企業為何掀起赴美上市潮,今年在美IPO募資額增長近五倍

美國是註冊制,只要符合上市硬指標向相關部門註冊一下資料就可以上市。

相比之下,美國證券市場則更看重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否有吸引力,將來是否有增長空間。

艾德證券(ID:EddidHK)統計,在中國從提交資料到審核再到通過最少也要一兩年的時間;而在美國實行的是註冊制,只要按照規定進行,最短半年就能成功上市。且SEC對擬上市公司的質詢僅限於提出問題,讓公司補充披露,不會像中國的發審委直接否決公司的上市申請。

bilibili董事長陳睿表示,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首選都應選在國內上市,因國內大多數的互聯網公司(業務)都在國內,但因B站的虧損情況,確實短期內無法登陸A股,海外上市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如果國內製度許可,我相信所有互聯公司都很樂意回到A股。

注:以上圖片來源互聯網

作者:艾德證券期貨總經理陳健豪(證監會持牌人-中央編號ALQ830)

免責聲明:通過本文發佈給閣下的資料包含的所有觀點、新聞、分析、報價或其它信息僅為一般市場評論,並非構成投資建議,也並非勸誘或推薦閣下買入或賣出任何金融產品。此外,本文內容是在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包括存款規模,槓桿,風險接受程度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情況下編制的。任何參考歷史價格行情走勢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且基於發佈者自己的分析。艾德證券及發佈者不承諾和保證該行情走勢可能會在未來發生,因為過去的表現不一定會說明未來的結果。發佈者相信本內容所包括的資訊的可靠性,但發佈者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閣下清楚發佈者製作本資訊的目的並非影響您的投資決定,因此,對於閣下因信賴此類資訊或進行任何交易所造成的任何虧損,包括但不限於可能會有的盈利出現損失,艾德證券及發佈者不承擔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