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国家重点支持西湖大学什么了?

虹野:国家重点支持西湖大学什么了?

10月20日上午,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杭州举行。这标志着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就此诞生。(澎湃新闻10月19日)

虹野:国家重点支持西湖大学什么了?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747所,在校生628万人,在学硕士研究生1223人(数据来自教育部网站),可见西湖大学并不是第一所民办高校,却是第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招生的起点就是博士生,在2018年招了120位博士。

当看到新闻说西湖大学是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作为一所民办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是什么?土地?应该不是,毕竟所有非营利学校土地费用是一样的;金钱?应该也不是,西湖大学是社会筹资,看其筹办历程,国家似乎并没有参股。

如果西湖大学没有得到国家在资金、土地上的支持,那重点支持又从何谈起呢?我们看无论是985、211,还是双一流,哪一个不是利用金钱支持的?在教育界一直都有个观点,如果把清华北大的钱花到任何一所高校,都可以再复制一个清华北大。西湖大学如果没有国家在资本上的支持又哪里来的勇气要建立一流研究型大学呢?

或许筹办西湖大学的企业家富可敌国“不缺钱”,但是这哪里看得出国家支持呢?细细思量,可发现西湖大学招生和普通大学招生不一样。其他大学,无论民办公办,都是本科招生,而西湖大学直接招生博士。可见,国家的重点支持非物质上的支持,而是政策上的支持。

我们有700多所民办高校,招生、办学、管理模式几乎和公办学校无异,即便有些差异也努力向公办学校看齐,使得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声誉一直无法与公办相提并论。

西湖大学之所以影响深远,并不是其雄厚的资本,更不是豪华的教授阵容,而是“国家重点支持”——给予其办学自主权。从招收学生、到招聘教师,和公办学校迥异。公众,尤其是高等教育界尤其关注其后续的各种管理和评价办法,希望西湖大学未来在“国家重点支持”下能够走出一条迥异当前公办高校之路。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