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的回憶

墟溝情

三十年的回憶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一眨眼,與江蘇省連雲港市墟溝鎮闊別整整30年了。

前幾日,與朋友一起相約到連雲港市墟溝街道(原是墟溝鎮)故地重遊。只是為了再次踏上這方的土地,追憶三十年曾經奮鬥的故事。怎奈原來居住的地方早已尋不到半點痕跡,處處樓層迭起,華麗氣派。

1988年的深秋,家裡農活都已經忙完了,得知連雲港市墟溝鎮有一處專招拉地排車的人工運輸隊。於是我便和同村的幾個人一起都購買了嶄新的地排車,步行拉著車一同向著目的地去了。

人工車隊居住地在一處山腳下,幾根毛竹加上油氈布搭就的簡易工棚,生活上就是一個饅頭半斤重,黑菜湯年頭到年尾。雖說如此艱苦的環境,但並不影響我們那些年輕氣盛,活力四射的勁頭。

我們所有乾的活,是老家邳州的隊長依靠他在當地混的人緣情接下來的。幹活的收入按照三比七的比例給隊長的報酬。隊長得三,工人得七。吃飯按照飯票制。

三十年的回憶

我們拉地排車接的活很多,接活的種類很多,有運毛竹,貝殼粉,水泥,鋼筋,樓板,甚至給人家搬家等等。

說起來,我們多數每次運載的物件重量都在一噸左右。運費則是隊長與對方根據里程和物件的重量來計算的。記得那時有一個大巷村,坐落於一個山腳下,風景極好。當時那個村子裡的許多戶都興起在半山腰蓋樓房的風氣,由於那時候沒有水泥鑄頂的技術,只能用預先加工好的建築材料樓板,那樣就得我們用地排車往山上運,山路十八彎一點也不錯。力氣大的就在地排車上裝上長3.6米,寬0.8米的樓板兩塊,力氣小的,只能裝一塊,每塊大約是5元錢的運費。

三十年的回憶

讓我至今感覺到最吃力的活就是拉水泥,每一輛地排車要裝一噸。這活也是根據路程來計算的,不過拉水泥雖說是累,掙錢倒不少。因為那活是很髒的。

記得那時候墟溝鎮的路,雖是水泥路,我們拉著一噸左右重的貨物,步步上坡,低頭彎腰的臉距離地面也就不足半米罷了,汗滴子摔八瓣看的是清清楚楚。夏天裡,烈日炙烤著大地,溫度極高,熱的心臟“砰砰”跳動,彷彿要跳出來一樣。而此時,路邊商場裡傳出鄭智化“城市裡柏油路太硬,踏不出痕跡”的聲音,心裡有些不是滋味的感覺。

三十年的回憶

上坡路是艱難的,下坡的路也不是挺容易的。一次下坡的途中,由於地排車上載重太多,下坡速度快,我被車袢拌住了腳摔倒在地,地排車軲轆從我的身上徑直壓了過去,幸虧未出大事,待我匆忙爬起來時,再看地排車早已衝到了路邊石上,停下了。

然而,雖是處在那樣的辛苦之下,我們幾個年輕人依然在吃過晚飯後,穿著一樣鮮紅色的上衣,深青色的褲子,火紅的襪子,足登黑色皮鞋,結伴同行出去看電影,逛街,唱歌。現在回憶起來,仍能體會那時候年輕氣盛的歲月。

三十年的回憶

時光是不可倒流的,然而我們回憶起來就如昨天一樣。

時常留戀自己年輕時代的磨難與快樂的故事,是因為它再也不會重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