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印彪:太陽能發電發展速度將更快 未來電網將升級換代

10月18日,國家電網公司在“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上,提出“能源轉型中的電網革命”。

一、從本質上看,這一輪能源轉型是一個再電氣化的過程。

(一)能源生產環節

電能越來越多的由非化石能源轉換而來,最終將主要由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轉換而來。

隨著技術的進步,新能源的競爭力日益提升,風電、太陽能發電的發展速度將更快。

舒印彪:太阳能发电发展速度将更快 未来电网将升级换代

根據中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預計2030、205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超過20%和50%。

舒印彪:太阳能发电发展速度将更快 未来电网将升级换代

(二)終端能源消費環節

電能的利用範圍前所未有的拓展,傳統的化石能源消費市場出現明顯的電能替代趨勢,電力將成為支撐現代信息社會和數字經濟的主要能源品種。

舒印彪:太阳能发电发展速度将更快 未来电网将升级换代

電能成為近20年來終端消費增長最快的能源品種。

未來的美好社會,必將是高度電氣化的社會。

二、推進電網革命是促進能源轉型的關鍵舉措

能源轉型的不斷深入,對電網的功能作用、運行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一)能源生產側

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具有顯著的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特徵,大規模、高比例接入電網,帶來巨大調峰調頻壓力,電力系統平衡調節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面臨一系列新挑戰。

(二)併網主體

隨著大量分佈式電源、微電網、電動汽車、新型交互式用能設備的接入,這些併網主體兼具生產者與消費者雙重身份,改變了傳統的潮流從電網到用戶的單向流動模式,電網運行的複雜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加。

三、未來電網要適應能源轉型帶來的這種變化和要求,必須在現有基礎上進行革命性升級換代。

(一)未來的電網,在功能上向著能源互聯網演進。

能源互聯網是有機融合能源系統、信息系統、社會系統,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核心,以能源互聯互通為方向,智能靈活、多能互補、開放融合的現代智慧能源系統,能夠有效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滿足各種能源設施便捷接入,支持能源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二)未來的電網,從技術上向著新一代電力系統升級。

新一代電力系統,是適應新能源高比例接入、新型用能設備廣泛應用,集成先進輸電、大規模儲能、新能源友好併網、源網荷儲互動、智能控制等先進技術,具有廣泛互聯、智能互動、靈活柔性、安全可控、開放共享特徵的新型電力系統。

四、圍繞打造新一代電力系統、構建能源互聯網,大力推動電網創新發展

(一)提高電網配置資源能力

根據中國能源資源與能源需求呈逆向分佈的基本國情,自主研發了全球最先進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技術,能夠將中國西部北部的清潔能源發電經濟高效地輸送到1000-2000公里外的東中部負荷中心。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建成“八交十直”18項特高壓工程,線路長度超過3萬公里。

舒印彪:太阳能发电发展速度将更快 未来电网将升级换代

公司經營區域併網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5.1億千瓦,國家電網成為世界上資源配置能力最強、新能源併網規模最大的電網。

根據國家規劃,目前公司正在推進“五交五直”10項特高壓工程,中國特高壓發展將迎來又一個高峰期。

(二)提高電網智能化水平

針對電網各個環節,全面開展智能化改造升級——

1.發展先進併網技術,滿足微電網、分佈式能源以及電動汽車等新型用能設施併網需要;

2.發展柔性輸電技術,建成多端柔性直流、統一潮流控制器等世界級工程,提高電網靈活性和系統穩定性;

3.發展多能互補技術,建成天津中新生態城、河北國家風光儲輸等一系列智能電網綜合示範工程;

4.發展智能量測技術,累計安裝智能電錶4.65億隻,開展用電信息自動採集、故障自動判斷、家居遠程控制。

(三)提高終端消費電氣化水平

大力實施電能替代,積極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不斷拓展電能替代的廣度和深度。在中國北方地區積極開展“煤改電”清潔取暖,替代傳統煤炭散燒方式,累計完成電供暖面積5.3億平方米。

適應電動汽車高速發展,建成“九縱九橫兩環”高速公路快充網絡,覆蓋3.1萬公里高速公路和150個城市;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智慧車聯網平臺,累計接入充電樁25萬個,為全國200萬輛電動汽車出行提供一鍵導航、充電優選、故障救援等一站式服務,積極引導電動汽車有序充電。

舒印彪:太阳能发电发展速度将更快 未来电网将升级换代

同時,在機場、港口、機井等方面積極推進油改電。

(四)提高大電網安全控制能力

以構建大電網安全綜合防禦體系為重點,開展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智慧調度控制、大規模儲能、負荷精準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著力突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帶來的電網控制難題。國家電網成為近20年來全球唯一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特大型電網。

在江蘇建成大規模源網荷友好互動系統,實現376萬千瓦用電負荷秒級控制、200萬千瓦用電負荷毫秒級控制,有效增強了電網應對故障能力。

去年6月,在青海省實現了連續7天100%依靠清潔能源供電,全省最大負荷736萬千瓦、總用電量11.8億千瓦時;今年6月進一步提升到9天,為探索能源轉型的中國道路不斷積累經驗。

在這條能源轉型的道路上,國家電網公司將與各國同行一道,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深化務實合作,加快電網轉型升級,為推動能源清潔轉型、服務美好生活作出新的貢獻。

中電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