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練好繡花功夫 幫扶一方百姓——記浙江援川幹部貴麗青

2018-10-19 08:5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陽陽

浙江日报|练好绣花功夫 帮扶一方百姓——记浙江援川干部贵丽青

10月17日上午,四川省北川縣安昌現代精品農業產業園內,北川縣委常委、副縣長貴麗青正在和鎮村幹部討論如何進一步優化園區佈局。“明年產業園建成後將發展精品農業深加工,村民不僅可以享受分紅,還可以在園區打工,生活真正有保障了。”貴麗青說。

6個月前,組織一聲令下,在衢州市柯城區工作的貴麗青沒有猶豫,毅然踏上了東西部扶貧協作之路,來到千里之外的北川。6個月來,貴麗青不跳針、不脫線,用“繡花”功夫努力提高貧困戶的脫貧質量,把扶貧工作做得更精準。“女同志考慮問題細緻周全,她帶來了很多先進的理念,同時又能夠結合北川實際,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精準扶貧就需要她這樣的繡花功夫。”北川縣委常委、副縣長杜勇說。

為了找準扶貧“下針點”,貴麗青剛入川就扎進了基層一線,兩個月不到就翻山越嶺跑遍全縣23個鄉鎮、102個村和34個基地,編制完成了北川東西部扶貧協作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敲定了累計3年安排1億元資金、12類項目的扶貧協作方案。

許多工作還沒熟悉起來,一場考驗就來了——50年一遇的暴雨突襲北川。7月11日,貴麗青聯繫的苦竹村發生險情,道路沖垮,通訊中斷。考慮到山上村民年老體弱,貴麗青和村幹部冒險上山。“確認所有人安全後,她才鬆了一口氣,現在想想真是後怕,隨時都可能發生塌方,很多石頭被衝下山崖。”苦竹村第一書記李麗娜回憶說。

這次災情更讓貴麗青下定決心,一定要幫村民早點過上好日子。她把產業發展作為扶貧協作重點和脫貧治本之策,充分結合柯城、北川兩地優勢資源,在園區、農業、電商、招商等重點領域開展產業協作。柯城—北川扶貧協作產業園就是一個代表。園區佔地面積53.8畝,項目主要定位農產品加工和電子商務、物流,總投資近6000萬元,預計到2020年可帶動脫貧1600餘人次。為發揮北川旅遊資源優勢,貴麗青又積極推動投資5.3億元、佔地700畝、年接待遊客60萬人次的飛鴻草上運動旅遊綜合體項目落地,項目建成後預計新增就業崗位200餘個。

扶貧先扶智。為了讓當地鄉村幹部開闊眼界、提升能力,貴麗青多渠道整合交流學習資源,組織北川幹部到柯城等地學習考察,同時把浙江的好項目、好專家“引進來”,舉辦了首期兩地東西部協作電商專題培訓班,直接帶動脫貧500人次以上。

今年8月,北川正式獲批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但鞏固脫貧成效、提升脫貧質量、同步實現小康還存在不小差距,擔子重、壓力大。對此,貴麗青筆記本里有一句話已經做了最好的回答:“女本柔情,扶貧則剛,千里援川路,一片家國情,或許這就是我這個援川人的詩和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