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產業鏈分析:「禁養」政策逐步加強 畜禽養殖步履艱難

中商情報網訊: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高品質的畜、禽、水產等農產品以及各種糧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人口大量湧進城市務工、生活,致使從事養殖業的農戶數量大幅減少,導致需求與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為規模化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我國生豬養殖業經歷了憑票消費、供給緊缺→自由購銷、供給緊缺→供給緩解→供給充足→估計過剩的過程,產業發展由小規模→中小規模→中大規模化和一體化轉變。豬肉產量複合增長率經歷了由十九世紀80-90年代的7.0%,到二十一世紀的1.7%。增長速度大幅減緩。針對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伴隨出現的環境汙染、低效率、價格大幅波動、瘦肉精、疫病等問題,一方面政府通過法治和行政方式干預,加快生豬養殖產業走上綠色、高效和信息化通道,一方面行業自身也在不斷修復向好的方向發展。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養殖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豬肉產量5340萬噸,豬肉進口量121.68萬噸,佔比2.28%。由此可見,中國進口豬肉相對較少,國內生豬產業基本是自給自足,對外依存度很低。

生豬養殖處於飼料養殖產業鏈的一環。飼料養殖產業鏈上游是飼料,飼料企業從油廠或經銷商購買豆粕、玉米、添加劑等攪拌成飼料,為養殖提供必要的食物原料。生豬養殖相關企業處於飼料產業鏈的中游,具體包括育種企業和養殖企業,養殖企業又細分為自繁自養、外購仔豬養殖、二次育肥。育肥豬達到標準體重後出欄,進入下游加工流通環節,具體細分為屠宰廠屠宰,肉製品加工和肉罐頭加工,並流入超市、菜市場、餐飲行業等分銷場所,最終被消費者食用消費。

飼料生豬養殖產業鏈

生豬養殖產業鏈分析:“禁養”政策逐步加強 畜禽養殖步履艱難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養殖行業環保問題,可以說養殖行業步履艱難。2017年是國家整治糞汙染、環保汙染力度最強的一年,很多的養殖場收到的文件是:糞汙處理、化糞池以及養殖標準,而採購或者建設這些設備的成本相對較高,這就代表著養殖成本的不斷提高,搞養殖的門檻高了,市場淘汰就出來了。很多養殖戶都是小型養殖場,在這暴風驟雨中,無法支撐下去,汙染、舉報、環保文件、禁養,到最後的倒下。2017如此,2018年國家環保問題只會更重視!

養殖業環保治理是從2014年興起的,此後各種政策頻出。縱觀各種政策,我們總結出養殖行業的環保主要體現以下特點:

生豬養殖產業鏈分析:“禁養”政策逐步加強 畜禽養殖步履艱難


一是“禁”:在集中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重點地區,包括一些教育、科技園區等,劃定禁養區;

二是“限”:對南方一些水網密集、養殖量比較大的地區,承載力不夠的地方禁限養;

三是“轉”:把生豬養殖向環境承載容量較大的地區轉移;

四是、“治” :採取生態養殖、資源化利用等方式治理畜禽糞便、治理環境汙染;

五是“獎”:對養豬補貼遵循“規模越大補貼越多”的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