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有廟號和年號,可是爲什麼唐的時候稱廟號而明清稱年號?

門外就是山



廟號和年號是封建帝王的專屬。

像唐朝的諸如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都是廟號,通俗點來說廟號就是帶祖或者帶宗的。以唐太宗李世民來說,他的廟號是太宗,年號是貞觀。後世習慣以其廟號再加上所在的唐朝來代稱。

像清朝大家熟悉的諸如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就是以年號稱呼的。以乾隆帝來說,他的本名是愛新覺羅·弘曆,廟號是高宗。乾隆只是其年號,後世習慣以年號來代稱。

為什麼唐朝多以廟號代稱皇帝,清朝多以年號代稱皇帝呢。接下來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以帝王為主線的,其實越發展到最後帝王權力越集中,美曰其名是中央集權。當然隨著歷史的發展,制度上的不斷完善,越是後面的朝代皇帝權力越大,這種中央集權的過程還算順利,像中國歷史上最後兩個大一統王朝明朝和清朝就被稱之為君權高度集中的朝代。

而隨著皇帝權力的日益強大,皇帝的虛榮心滿足上也是胃口變得越來越大。比如說封禪泰山這個帝王頂級榮譽之事,本來秦皇漢武封禪泰山以後,後世帝王再封禪泰山時也會掂量掂量自己,沒那個水平就是自己硬上,大臣也會不同意的。但隨著後面朝代的皇權加強,封禪泰山的水分也是越來越大,秦皇漢武之後封禪泰山的皇帝有: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漢光武帝不說,其他的皇帝越到後面越是水分大,以至於宋真宗厚臉皮封禪泰山以後,後代帝王不屑與此為伍就再也沒有進行過封禪泰山,不過也可以由此看出皇權的加強。

而廟號和年號這種皇帝代稱更是可以反映出皇權的加強。

廟號這種東西其實在唐朝之前屬於稀缺物,不是說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的。像西漢十二帝只有七個皇帝有廟號,到了東漢成立以後光武帝認為其水分太大,還廢除了三個,西漢也就是四個皇帝擁有廟號,別說中國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中的漢景帝沒有廟號,就是鼎鼎有名的漢武帝廟號也只是世宗而已。

到了唐朝隨著皇權的集中,廟號這種東西就開始氾濫起來。(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基本上是個皇帝都有廟號,而且因為唐朝皇帝的年號也是換個不停,比如說唐太宗的兒子唐高宗就先後擁有永徽、顯慶、麟德、總章、弘道等年號,所以後世人習慣以廟號來代稱唐朝皇帝。

歷史發展到君權高度集中的明清時代,廟號氾濫已是正常現象。但明清兩個朝代實行的是“一世一元制”也就是皇帝一輩子只用一個年號,到了清朝更是出現了康熙這個歷史在位最長的皇帝和乾隆這個歷史上實際在位最長的皇帝,兩人在位時間加起來共121年,用的康熙和乾隆年號自然是聲名遠播,而且不同於皇帝名字和廟號什麼的稱呼有忌諱之類的,年號稱呼起來沒什麼講究,所以發展到後世稱呼明清皇帝時都習慣以年號來代稱。

當然明清有兩個特殊例子,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和清太宗皇太極擁有兩個年號,因此一般人習慣以其廟號或者本名來稱呼。

關於一世一元制的制定其實還要感謝明太祖朱元璋。因為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比較務實,看見歷代帝王的年號不少,感覺簡直是花裡花哨的,所以自己只用了一個年號,並且規定後代子孫也是如此。清朝入關以後清承明制亦是如此。說起來今天叫明清皇帝這樣好叫好記,還要感謝一下明太祖朱元璋的無心之舉。

說白了隨著封建社會君權的加強,皇帝的廟號、諡號、年號等越來越氾濫。所以現在是以不同的時間段中,用最合適的簡短帝王頭銜來代稱皇帝本人的。


宋安之


這裡要糾正一下,按照當今的稱呼習慣,史學界對唐之前皇帝的稱呼不是廟號而是諡號,而對唐之後(包括唐朝)明之前皇帝的稱呼是廟號,只有對明清兩朝的皇帝才會用年號稱呼

。至於明清為什麼會稱年號,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習慣這麼叫了。

因為古代皇帝年號可以有很多個,比如年號的開創者—漢武帝就有十二個年號!而明清兩朝的皇帝縱其一生基本也就一個年號,且年號本身就具有積極的寓意,所以大家都習慣用年號稱呼明清兩朝的皇帝了。至於廟號和諡號,為什麼在唐成為一個分水嶺,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我們先來區分一下什麼是廟號什麼是諡號,“廟號”是皇帝駕崩後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其實就是寫在牌位上的那個稱號,像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清世宗等等帶“祖”,“宗”字的都是廟號。而“諡號”則是皇帝駕崩後,由朝廷根據皇帝生前的功過是非,用一個字或幾個字對其進行一個蓋棺定論!也就是說後世人們通過“諡號”就可以大體推斷出這位皇帝生前的所作所為,比如漢文帝,漢武帝,隋煬帝等都是諡號,說白了“諡號”就是封號!


那麼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在唐之前,“諡號”的字數還是很少的,一般就一,兩個字,而且諡號也能較真實的反映出這個皇帝生前的功過是非,有“美諡”、“平諡”,“惡諡”之分,比如通過“漢文帝”這個諡號我們可以推斷出他在位期間應該是政治清明,比較注重休養生息的,通過“漢獻帝”我們可以推斷出他在位期間挺讓人可憐的,通過“隋煬帝”我們可以推斷出他在位期間是比較殘暴的,所以我們比較習慣用諡號來稱呼唐之前的皇帝。

但是從唐開始,“諡號”原本存在的意義就開始變味了,由於人們開始逐漸刻意的去美化,宣揚君主帝王,所以不管是明君,昏君還是暴君,其死後被上的“諡號”都是“美諡”!而且字數越來越多!比如唐高宗李治的諡號是“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這比漢文帝,隋煬帝多出了好多字,再看宋徽宗,一個丟了江山的昏君其諡號竟然是“聖文仁德顯孝皇帝”!還有清朝的皇帝,諡號字數之多令人咋舌!比如道光皇帝的諡號是“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怎麼樣?記不住吧?記不住就對了,也正因為字數太多又失去了“諡號”本身存在的意義,所以人們也就不再用“諡號”來稱呼帝王了。

以上就是為什麼唐之前稱“諡號”,唐宋時期稱“廟號”而明清稱“年號”的原因。


鹹魚閒聊


在位期間,經濟繁榮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任用賢良造就中國古代文人最多的時代,安民生息、人口猛增達一億,科學技術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宋史》贊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他死後廟號仁宗,史稱宋仁宗。也有貶義的如隋楊廣,身前荒淫暴政,追貶“煬”史稱隋煬帝。唐朝以前皇帝諡號比較短,所以唐朝以前的皇帝稱諡號,唐朝以後的皇帝諡號比較長,所以使用廟號比較方便,明朝和清朝的皇帝的年號少,所以明清兩代皇帝稱年號。總之稱皇帝廟號、年號那種順口叫那種。








領略非洲風情


中國古代皇帝都有廟號,諡號和年號。但是,唐朝以前皇帝大多稱諡號。按照周禮廟號是非常嚴格的,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為祖,嗣君為宗,到了唐朝除了亡國之君和短八門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廟號,所以人們了一慣稱廟號。而明清時期的皇帝,一般一個年號用一輩子(一元一世),出於表述方便,人們習慣稱其年號。





一夫35177062


在解釋為什麼之前,我們先大概知道下廟號和年號到底是什麼意思?

廟號就是死去的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是由死去皇帝的繼任者和大臣們所定,其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如太祖、高祖、世祖、聖祖、太宗、高宗、顯宗、肅宗等等,這些就是廟號,在魏晉南北朝之前,廟號有著嚴格的規定,西漢15位皇帝就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包括漢高祖劉邦廟號太祖、漢文帝劉恆廟號太宗、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 、漢宣帝劉詢廟號中宗,這裡我們可以想象西漢的時候廟號的給與有多少的嚴格,而且每個皇帝的廟號都是有跡可循的,太祖、高祖開國立業;太宗、聖祖發揚光大;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譽,但也指世系傳承發生偏移;仁宗、聖宗、孝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世祖是中興之主;哲宗、興宗、成宗是守成之君;憲宗、宣宗功業不足、有功有過;寧宗過於懦弱;德宗遭遇動亂被迫逃亡;高宗由盛轉衰;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文弱無能;武宗偏好武力;度宗、定宗僅是過渡君主,影響不大;穆宗、光宗在位時間短且作為少;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則應用於較為悲情的亡國之君。當然一般的皇帝廟號都是按照這個來的,但是也有不按常理的,五代十國時期,石敬瑭這樣的皇帝的廟號竟然高祖,可是事實上他不配;南北朝的宋文帝劉義隆廟號太祖,可是劉義隆並不是開國之君。其實總的說廟號本來就是皇家自己定的,想怎麼來就怎麼來。而也就是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氾濫,不似西漢那樣的嚴格,這個時候只要是皇帝就有廟號,什麼高祖、太宗、高宗、顯宗也都是皇家想怎麼定就怎麼定啦。

年號就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基本都是皇帝自己來定的,年號最開始起源於漢武帝時期,之後逐漸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比如永徽、顯慶、麟德、總章、弘道等。說的簡單年號就是皇帝隨便定的,他什麼時候都可以改,只要他開心就可以一年取一個。當然這只是對於明清之前的朝代所說的,明清之後的皇帝一生就只有一個年號,如洪武、永樂、嘉靖等等。

這裡再額外說個東西,很多人都會問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等這個文和武指的是什麼?很簡單這個就是諡號,諡號有別於廟號和年號,它除了皇帝可以擁有,其他的比如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都可以有,當然我們這裡主要講的是皇帝的諡號,皇帝的諡號也是由死去皇帝的繼任者和大臣們所定的,它是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而特意創造出來的。皇帝的諡號主要分為“美諡”、“平諡”和“惡諡”,“美諡”用之君親焉,用之君子焉;“平諡”用之閔傷焉,用之無後者焉;“惡諡”用之殲夷焉,用之小人焉。如漢文帝、漢宣帝、宋仁宗、宋真宗、明英宗、漢元帝等這些就是“美諡”,唐哀帝、漢衝帝、西晉愍帝等這些就是“平諡”,隋煬帝、周厲王等就是“惡諡”。皇帝的諡號一般情況下就是一個字,但也有兩個字,比如漢昭烈帝,當然不管幾個字,每個字都有著特定的意思,比如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難已甚曰哀;處死非義曰哀、擇善而從曰比;事君有黨曰比、幼少在位曰衝;幼少短折曰衝、愛民好治曰戴;典禮不愆曰戴、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可以說,當我們想基本瞭解這個皇帝是好是壞的時候,基本上看他的諡號就知道,比如隋文帝,文這個諡號肯定是好的,那麼這個皇帝也不差,再比如魯煬公,煬這個諡號是壞,所以基本上這個皇帝肯定不咋地,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看這個,因為皇帝的諡號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兒子給的,所以不會很差,有些甚至名不副實,比如宋理宗,明明是一個昏君,但卻給了一個“美諡”,而且一般被取“惡諡”的都是亡國之君,比如隋煬帝、魯煬公、周厲王等等,只能說諡號這就是皇帝的玩物而已,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簡單的介紹了年號和廟號的意思,那麼回答下這個問,這個問題我感覺很有問題,“古代的皇帝有廟號和年號,可是為什麼唐之前稱廟號而明清稱年號?”首先在唐朝之前的皇帝,我們現代人不管史學家還是普通大眾基本都是以諡號來稱呼皇帝,而不是廟號,如漢孝文帝、漢孝景帝、晉武帝、晉惠帝等等,而文、孝、武和惠這些都是諡號,而不是廟號,那為什麼唐之前的皇帝都很少用廟號呢?很簡單因為唐之前有很多的皇帝都是沒有廟號的,比如西漢十五位皇帝,就只有四位有廟號,東漢十四位皇帝就只有三位有廟號,所以現代的史學家可以說為了統一,基本上稱呼唐之前的皇帝都是用諡號。在唐朝到元朝這段時期的皇帝,由於廟號已經不像東西兩漢那個時候那樣的嚴格,

到唐之後不管是哪位皇帝都用廟號,而且唐之後的皇帝諡號都特別的長,比如唐太宗的諡號就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宋太祖的諡號就是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所以這個時候大家都普遍用廟號來稱呼皇帝,如唐太宗、唐高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等等。而到了明清時期,由於明清的皇帝一生就用一個年號,所以我們現代人很多都喜歡用年號去稱呼明清的皇帝,比如洪武帝、永樂帝、崇禎帝、康熙帝、乾隆帝等等,但是不要忘記,現在很多的史學家都還是用廟號去稱呼明清的皇帝的,如明太祖、清世宗、明仁宗、明宣宗等等,所以明清稱呼皇帝都一般以年號或者廟號來稱呼。那麼肯定會有人問,為什麼只有明清時期我們現代人才普遍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呢?為什麼明清之前沒有?很簡單啊,因為明清之前,歷朝歷代基本上所有的皇帝都有2個以上的年號,最多如唐高宗就有多達14個年號,比如永徽、顯慶、麟德、總章、弘道等,而且很多年號都是被多個皇帝使用過的,比如漢武帝的“建元”,後世就有再次使用的,晉康帝司馬嶽、前秦苻堅等都使用過,再比如唐太宗的“貞觀”,西夏夏崇宗李乾順也使用過。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現代的史學家或者普通大眾就沒有人用年號來稱呼明清之前的皇帝。

所以簡單的來說,唐之前的皇帝我們習慣以諡號來稱呼,唐到元朝的皇帝我們習慣用廟號來稱呼,明清的皇帝我們習慣用年號或者廟號來程度。

還有需要明確一點是歷朝歷代的史書,也就是二十四史都是以廟號或者諡號,或者兩者結合來稱呼某個皇帝的。東漢之前的史書,都是諡號來稱呼某個皇帝,如稱劉盈就是孝惠皇帝,而孝惠皇帝就是諡號。東漢到三國,稱呼某個皇帝都是諡號加廟號,如稱劉秀就是世祖光武皇帝,其中世祖是廟號,光武皇帝就是諡號。西晉-東晉史書只用諡號來稱呼皇帝,比如稱司馬炎就是武皇帝,其武皇帝就是諡號。南北朝到明朝時期,史書稱呼某個皇帝都以諡號加廟號,如稱劉裕就是高祖武皇帝,高祖就是廟號,武皇帝就是諡號。所以可以說歷朝歷代就沒有以年號來稱呼某個皇帝的。

只能說,現在這些皇帝的稱呼,是用年號、廟號或者諡號來稱呼,完全就取決於我們現代人的習慣,簡單的說,我們認為哪個方便,哪個辨識度高,我們就用哪個來稱呼這個皇帝,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規矩。同時也沒有人規定唐之前稱皇帝一定要用諡號或者廟號,明清稱皇帝一定要用年號,只能說只要你喜歡,你想用什麼來稱呼這個皇帝都可以。


澳古說歷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涉及到諡號和年號,這要先介紹一下。諡號,是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的或褒或貶的評價。


年號,是紀年的名稱,也是帝王用的。如貞觀二年。

廟號。是指皇帝死後,在太廟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漢高祖,唐太宗。從漢代起,每個朝代的皇帝都稱諡號。如漢武帝。唐以後,由於諡號的文字加長,所以唐宋以來的皇帝都改稱廟號,如碼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


三國時,有劉備去訪賢才,碰上橫笛牛背小童,問他司馬徽在否。八童反問,你誰呀?劉備就說:當今皇叔左將軍領豫州牧平原縣令特來拜訪先生。小童呆了半晌說,我記不住那麼長的名字哈。劉備沒撤了,就說劉備來看先生。這才把事情搞定。

後來為了美化神化聖化智化先皇,就在諡號上加碼加長,讓人一開口讀得洩了元氣。比如大名鼎鼎的朱元璋,諡號為:

神聖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嘉慶皇帝覺得不過癮,加碼升級: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看看,這費不費力,死人累苦活人。所以,明清後只用年號,非常省事,何況,這兩朝每個皇帝從始至終一個年號。比如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乾隆二十五年云云,真是一目瞭然,脈絡清楚。

唐以前的 廟號短而省,容易記住,便於記載; 明清用年號也出於同樣的目的。


劉一千五


個人在之前的文章裡曾經比較詳細的說了古代皇帝廟號、諡號和年號的區別以及不同時期的使用頻率,這裡再簡單的說就是人們對唐朝以前的皇帝最常用諡號來稱呼,而唐朝到明朝這期間則最常用廟號來稱呼他們,再之後則開始廟號和年號混用到了清朝就基本上用年號稱呼了,至於這種演變的發生的原因這裡也簡單說一下。

古代帝王的廟號最早起源於商朝而諡號則最早起源於周朝,這些在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天下後通通都廢除了,因為他不允許自己的大臣和子孫後代議論他,但是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又把這些通通恢復了,因此皇帝有廟號和諡號是從漢朝時期開始的,而年號則是由漢朝的漢武帝首創從他開始的。


但是廟號在漢朝並不是每個皇帝都可以擁有的必須是有大貢獻的傑出皇帝才行,沒有大貢獻的皇帝即使被上廟號最終也會被撤銷,所以西漢只有四位皇帝保留了廟號,他們就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和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而東漢也只有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等前三位皇帝廟號最終得到保留。

所以說此時如果廟號來稱呼皇帝的話那些沒有廟號的皇帝就無法稱呼了,而年號是從漢武帝開始的如果以年號稱呼皇帝的話,那麼之前的皇帝也不好稱呼,而且這一時期的皇帝年號也經常變化,幾乎每個皇帝都有幾個年號根本就不具備代表性,所以用年號稱呼皇帝也不大合適,這時只有諡號是不管好壞每個皇帝都人手一個,因此除了漢高祖這樣廟號諡號結合的皇帝外,後面的漢朝皇帝最為人熟悉的稱號都是帶諡號的,如漢武帝就是孝武皇帝的簡稱。


而漢朝之後雖然廟號濫觴幾乎是每個皇帝都人手一個,但是這時候的廟號很多都是亂上的根本就不具備代表性,反而是諡號還稍微更能夠體現皇帝一生的表現,至於皇帝的年號依然是更換頻繁不好拿來用,再加上可能是由於漢朝下來對皇帝通俗稱呼的慣性,所以直到唐朝之前諡號都是最常拿來稱呼皇帝的。

但是到了唐朝皇帝的諡號可謂是越來越長了要稱呼起來很麻煩,越到後面的朝代皇帝的諡號就越長經常達到二三十個字,而關起門來自稱皇帝的越南國王諡號有的竟然達到了五六十字的地步,所以這時候諡號根本就不可能經常拿來稱呼皇帝了,比如唐朝時期諡號尚且還不是很長,但是唐高祖李淵的諡號是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請問你是想常用廟號唐高祖和唐太宗來稱呼他們還是用諡號來稱呼他們?


而到了明朝時期基本上來說就是每個皇帝一個年號基本不變了,這時候人們已經常用廟號和年號混用來稱呼他們了,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又被稱為洪武皇帝,明成祖朱棣被稱為永樂皇帝就更頻繁了,而和明武宗朱厚照相比人們對正德皇帝要更熟悉,等到清朝時期基本上就完全是用年號來稱呼了,至於為什麼年號會最終取代廟號成為人們最常用來稱呼皇帝的方式,個人認為這應該是和年號有更方便記事的作用有關。

當然這裡說的都是現代人們最喜歡用什麼來稱呼不同時期的皇帝,在古代正式的文書裡通常是不會用我康熙皇帝之類的年號來稱呼本朝皇帝的,一般只會用我聖祖皇帝這樣的廟號或者諡號評價好的話也可以拿來用,但是古代民間應該也是和我們一樣這樣稱呼那些皇帝的,現在這些對歷代皇帝約定成俗的稱呼很可能就是從古時候的民間一直傳下來的。


執斧傳播開天名


還真剛剛寫了一篇類似的東西誒,呵呵

此處,我們有必要解釋一下,什麼是廟號,什麼是諡號哈。

皇帝在世時,都要給自己造一座墳、蓋一座廟,皇帝死後,該廟就成為該皇帝的祭廟。皇帝死得越多,祭廟就越多,不得不為它起一個名字,就叫“廟號”,開創基業的皇帝稱“高祖”、“太祖”。以後的皇帝,則一般稱“宗”,而以“高宗”、“太宗”,最為尊貴。我們舉例來說明哈。

高祖劉邦,他的廟號為太祖,對,你沒看錯,劉邦應該稱為漢太祖,諡號為高皇帝,我們平時稱他為漢高祖,其實是廟號和諡號的結合體。

兩漢皇帝人人都有諡號,但有廟號者極少,特別是西漢,非有大德者不能擁有,劉邦是太祖高皇帝,劉恆是太宗孝文皇帝,劉徹是世宗孝武皇帝,劉病已是中宗孝宣皇帝。除了以上四位,西漢其他皇帝都沒有廟號誒(元帝、平帝、成帝也曾經有過廟號,後來被光武帝給取消了)。

因此,我們一般用諡號來稱呼兩漢的皇帝,文帝、景帝、武帝,稱呼起來非常方便。但大家發現沒有,為什麼唐太宗、宋高宗這些皇帝稱呼的是廟號,而不是諡號?主要原因是,後世皇帝諡號的字數嚴重膨脹,字越多好像就越表達了子孫的敬仰一樣,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太宗是其廟號,而其諡號則為文帝,沒錯,李世民就是唐文帝,似乎有點怪哈。這個稱呼沒有推廣開來,據說原因在於武則天,這位女皇為了讓自己當皇帝理由更過硬,自己在位時就起了諡號叫“聖神皇帝”,退位後被尊為“則天大聖皇帝”,相應的,李世民的諡號也被改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顯然,稱呼起來相當不便,後來就轉而直接用廟號來稱呼他了。兩漢皇帝的廟號並非人人都有,唐宋以後,則皇帝們人手一個廟號。

再往後,到了明朝中期之後,皇帝的年號往往一用就是一輩子,人們就逐漸習慣於用年號來稱呼他們了,比如萬曆皇帝,比如康熙皇帝,比如乾隆皇帝。到了此時,這幫子皇上們的諡號長得讓人咂舌啊,明太祖朱元璋的諡號為“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的諡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看著就讓人抓狂!


衣賜履和金大妞


至於為什麼唐朝要稱廟號,這還得從諡號說起,唐朝以前稱諡號的比較好,諡號一直都是一個字,從唐開始諡號開始氾濫,越來越長,像唐太宗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你記的住嗎?但是廟號永遠都是兩個字,比較好記,所以人們就開始稱廟號。

現在說年號,開始一個皇帝有好幾個年號,到了明晚期,發展為有的皇帝就一個年號,人們覺得稱年號不是比稱廟號好嗎?因為像太祖,太宗呀!別的朝代也有,但是年號每個皇帝都是不一樣的。像嘉靖帝、康熙帝就是如此。至於你所說的唐太宗為什麼不叫貞觀帝,康熙帝為什麼不叫清世祖,這跟時代背景不同有關係。康熙帝可以叫清世祖,但是唐太宗絕對不能叫貞觀帝,因為那時沒這個稱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