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號、諡號、廟號、尊號、年號和國號,它們相互之間有什麼不同?分別又代表著什麼呢?

人間正道陳德立


這個問題很不錯,算是皇帝稱呼的一種科普。


帝號、諡號、廟號、尊號、年號和國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帝號是封建社會統治者的稱號的統稱,包括諡號、廟號、尊號、年號。

第二、諡號、廟號是皇帝死後追加的稱號。

第三、年號不是針對於皇帝的稱號,而是對於封建政權的稱號。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於封建王朝的皇帝稱呼起來大概也有三種方式,分別是廟號,諡號,和年號,下面我們舉例說明一下幾種稱呼方式。

以廟號稱呼的帝王

廟號起源於商朝,簡單來說廟號就是皇帝死後在廟堂中接受供奉時所取的名字,不僅是中國的皇帝,廟號在東亞地區被普遍使用。

廟號的授予方式最初非常嚴格,普遍遵循一個規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所以“太祖”,“高祖”的廟號基本上都是開國之君,而後繼之君只能以“太宗”、“中宗”、“德宗”來稱呼,在漢朝廟號德授予方式更為嚴苛,以至於漢朝的很多皇帝都沒有廟號。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廟號就是“高祖”李世民的廟號就是“太宗”,不過這種方式在封建社會後期沒有那麼嚴格,明朝有“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後來改的),清朝更是誇張,前四個皇帝“三祖一宗”。

說完廟號我們再來說一下“諡號”

商朝之後的周朝並沒有延續廟號制度,而是採用了“諡號”,“諡號”不僅僅用於帝王,在古代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比如文武大臣,甚至后妃都有諡號。

諡號最大的特點就是帶有評價意義,比如“美諡”比如“惡諡”,最為熟悉的就是隋煬帝,這就是明顯的“惡諡”。而文、武、明、睿這類詞明顯都是“美諡”,比如漢武帝劉徹,他的諡號是“孝武皇帝”,廟號是“世宗”,我們通常稱呼他為漢武帝,而不是漢世宗。

年號

年號是由漢武帝劉徹首創,是皇帝紀年的一種名號,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皇帝大多有好幾個年號,遇到祥瑞降臨需要改年號,遇到重大災荒“沖喜”需要改年號,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間一共使用過14個年號。

明清時期在位皇帝一般都固定使用一個年號,所以我們通常都用年號來稱呼明清時期的皇帝,比如“永樂皇帝”,比如“嘉靖”,比如康熙、乾隆等等都是年號。

尊號也叫徽號

正式的定義是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廟等的稱號,比如皇帝,陛下,等都算是尊號,再比如說“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等都屬於尊號,另外唐朝時期很多皇帝都有尊號比如李隆基的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比如對李世民的尊稱“天可汗”也算是尊號。

以上就是幾種稱號的簡單定義,每種稱號展開了理解都能長篇大論一番,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收集資料,有些內容非常有趣,比如秦始皇不但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就是為了嚴防“子議父、臣議君”。


一點點歷史


帝號,包括諡號、廟號、年號和尊號。   

1、諡號,為東亞古代君主、諸侯(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帝王的諡號,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諡號,由朝廷賜予。

2、廟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因為很嚴格,所以有些君王會沒有廟號。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自西漢至隋朝的皇帝多稱諡號。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 文人可以有諡號,但不能有廟號。

3、年號。所謂年號,是中國曆代帝王用以紀年的名號,往往也是時運變化的標誌。按慣例,新君即位大多會頒行新年號,稱為改元。年號蘊涵著帝王君臨天下、宣示正統的特殊意義。

4、尊號。所謂尊號,乃為尊崇帝后為之所上之稱號。始於秦代。尊號字數不一,常遇事而累加。

5、 國號。即國家稱號,中國古代國號就是一個朝代名稱,歷朝建國者第一要事即確立國號。

例如李世民 

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廟號:太宗 

尊號:天可汗(唐周邊各民族尊稱) 年號:貞觀 國號: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