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父母逝世时,地主拒绝安葬,朱元璋称帝后,下场到底如何?

xiaole898


元至正四年(1344年),淮河流域天灾人祸不断,老天爷发怒,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

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也闹起了瘟疫,人们接二连三地病倒。因为之前闹旱灾、蝗灾,粮食颗粒无收,人们只得以草根、树皮为食,一染病就抗不住,开始只觉得浑身绵软无力,接着发高烧,上吐下泻,不过两、三天便气绝身亡。

人们见天天有人死亡,才明白是瘟疫蔓延,这才恐慌起来,为保命,各村之人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四处乞食流浪、投亲靠友、能逃多远就逃多远去了。才几天,钟离太平乡几个较大的村子,变得人烟寂寥,鸡犬难觅,处处是一片凄凉萧索的末世景象。

太平乡孤庄村朱五四(元璋父)一家也惨遭劫难。不到半月,朱家已死三口人。户主朱五四于4月初6最先染病死去,殁年64岁,初9朱五四的大儿子朱重四(元璋兄)也暴病而亡,十几天后五四的老伴陈二娘(元璋母)又死去了。

朱家的二儿子重六和小儿子重八(朱元璋)眼睁睁看着父母兄弟一个个染病死去而束手无策,既请不起大夫,又抓不起草药,急的只能抱头痛哭。最让他俩作难的是家里停放了几口尸首,手上却无一文钱,买不了棺木,还没处殓葬,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总这么停放着也不是法,死者亦无法安生,不管咋说总得找块地埋了才是。

《太祖本纪》说,朱元璋出身赤贫,家徒四壁,自幼替人牧牛为生,家中哪有尺寸之地?兄弟俩思来想去,只好去哀求本村土豪刘德了,朱家替刘家佣耕好几年,从没欠过一次粮租,如今自家落到如此山穷水尽的地步,刘德念及自家以往的好处,总该行行善,施舍施舍吧?谁知田主刘德不但不答应,还口出恶言,对兄弟俩一顿劈头盖脸的怒骂。

兄弟俩走投无路,毫无办法,正在惶急中,邻居刘大秀(本名刘继祖,刘德之兄)和其妻娄氏走进门来,老两口埋怨元璋兄弟道:“家中遭此大难,不去找刘大伯想办法,却去找旁人,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原来刘大秀(继祖)是刘德的哥哥,他的儿子刘英是元璋的发小,两人自幼相交,一起玩耍,非常要好,他看到元璋兄弟在刘德家哀伤哭泣的样子,也很难过,回去告诉了父母,刘大秀是朱五四的老邻居,两人年纪相近,平时很聊得来。大秀家中有些田产 ,且为人仗义,听儿子刘英一说,他和老伴商量,决定出手相助。葬地总算有着落了,朱氏兄弟跪地磕头,千恩万谢。

地有了,可是棺木、衣衾呢?不好意思再去麻烦刘大秀了, 再也无法可想,只好将就着用草席和几件破衣烂衫包裹住,抬到刘家的地上去埋葬。

兄弟俩好不容易将尸首抬到山坡下,正要挖坑,忽然雷鸣电闪,风雨大作,他俩只好躲到树下避雨。不久,云收雨住,天气放晴,他俩到坡下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几具尸体都没了踪影,原来山坡土质疏松,一阵滂沱大雨使山洪暴发,冲塌而下的泥石流恰巧将停在山脚下的尸首掩埋,并形成了厚厚的一个大土堆,俗称“天葬” 。

《明史》记载,35年后,扫平天下、登基称帝的朱元璋回乡纂写皇陵碑时,回忆此事时仍觉伤心,他说:“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衣锦还乡,乡亲们蜂拥而至围观这位当初的放牛娃、行脚僧、如今的朱皇帝,追今抚昔,朱元璋感慨万千。他下令以后所有的孤庄村民都是帮朱家看守祖陵的陵户,每户人家都赏赐田地,且免征一切赋税杂役。

朱元璋将当年出手相助的恩人刘大秀(继祖)封为义惠侯,还赏赐给他许多田地和金银。至于那位为富不仁的大田主刘德,听说放牛娃朱元璋做了皇帝,如今衣锦荣归,给父母修陵,害怕的整日惶恐不安,以为自己必遭其报复,或许小命不保也不一定,谁知朱元璋不仅没治他的罪,还赏赐给他30顷土地,并免除其10年赋税徭役。朱元璋开基建明后大肆屠戮功臣,将大明的元老勋旧几乎屠戮一空,他为何却饶过了为人刻薄、毫无同情心的刘德呢?或许刘德是恩人刘大秀(继祖)的弟弟吧?抑或是元璋不愿给乡亲们留下一个公报私仇的小气样,刘德不过是一乡下土财主,杀他会有损自己的形象,于是以德报怨,对其厚加赏赐,以彰显自己一代明君胸襟恢廓的帝范吧?!

【写作辛苦 严禁搬运】【网络配图】


铁马冰河wu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真正的贫农出身做上皇帝的。贫困到什么程度?从他父母、大哥去世就可以看出来。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求爷爷告奶奶的向地主刘德要块地,还被骂了出来。幸亏和地主同族的刘继祖心肠好,给他划了一块地。朱元璋拿出家里仅有的几件破衣服把父母、大哥埋了。

正是为此,朱元璋发达了以后。对刘继祖一家格外“照顾”。有记载原话:

“ 朕微时罹亲丧,难于宅兆,尔发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见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赠以侯,并赠其妻娄氏为侯夫人,仍为文以祭”。

赐予“侯爵”,专门看管凤阳皇陵。要知道,论“公侯伯子男”。著名的谋士刘伯温才是个“伯”。

而对于骂朱元璋不给其地安葬双亲的地主刘德来说,正史上没有明确记载。

只有两种说法:一,朱元璋像当年韩信一样,很大度的接纳了刘德,并有赏赐。但是,刘德整日担惊受怕,没有多久就死了。

二,朱元璋心狠手辣,在宴请父老乡亲的时候。派人给刘德敬酒,皇帝的酒谁敢不喝?喝了更麻烦。硬直给灌死了。

当然,这些说法都已无法考究。




孤独玖贱


1366年3月的某一天,濠州(今安徽凤阳)太平乡孤庄村的地主刘德这几天心神不定、坐卧不宁,连饭都吃不下。

他感觉自己大难将至,因为他听到风声,近日吴王要回乡了。

这吴王不是别人,正是刘德家22年前出走的佃户朱五四家里老四朱重八,那年他才16岁,听说他后来改名叫了朱元璋,连大元朝他都快要诛灭了,这块璋想诛掉自己脑袋,岂不是就如捏死一只蚂蚁般简单?

说来也怪自己,当初那年濠州大灾荒,朱五四夫妻俩和他家里老大都饿死了,朱重八和他二哥来找刘德,跪地恳请他帮帮忙,希望刘德看在朱五四家世代租种刘家田地的面子上,施舍一个小角落能够安葬家人,而他刘德却狠心拒绝了。

拒绝就决绝吧,他刘德还出言不逊、恶语相向,这个仇是结定了,后来刘德的哥哥刘继祖看不下去,好心给了兄弟俩一块土地,才让亡人入土为安。

不是说朱重八去当和尚了吗?好好的和尚不做,干嘛要去走上那种刀头舔血的造反生涯?十三年前这小子回乡募兵,聚起并拉走了七百多人,那回刘德听到风声赶紧匿了。你说他造反就造反吧,他怎么就没死,转过头来还称了王?马上就快成为天下共主的皇帝?现在全中国都快解放了,我

特么还能躲到哪儿去?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刘德寝食难安的这两天,旅途中的朱元璋心理也有点小激动,终于可以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了,父母的坟茔有没有被雨水冲坏?恩公刘继祖还好吗?儿时的伙伴见到我今日这般模样会不会表情很好玩?另外,可恶的刘德死了没有?

这一天终于到来,朱元璋在士兵们的簇拥下,战马踏在了孤庄村的土地上。朱元璋先是拜祭了父母坟茔,听说刘继祖已死,也洒泪一场,随即向乡邻宣布,之后要在此地修建王陵,父老乡亲们都可以作为陵户分得土地,且永不交赋。欢呼的人群中,刘德低头哈腰的夹在其中,几乎不敢抬头。

还没等朱元璋找刘德,刘德自己先爬了出来,跪地求饶,磕头如捣蒜。

朱元璋亲自把他搀扶起来,说了一句:“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你当年那么做,也是人之常情,嗐,我穷的时候,你哪儿知道我以后能当上皇帝?不知者不怪,不知者不怪!

人群发出如潮掌声,那一瞬间,朱元璋达到了这次回乡之旅的锦衣昼行的最嗨点。

朱元璋并未责罚刘德,反而也给了他赠地、免税政策,早已去世的恩公刘继祖,被朱元璋追封为义惠侯。

讲真,刘德完全傻了,万万没想到,你浓眉大眼的朱重八居然会以怨报德!

朱元璋心里话:你要是当年给我地留住我,我以后也走不到这一步,说来说去你好歹也算是个励志讲师。还有,你当着这么多乡亲的面求饶,我,我特么下的去手嘛!


历来现实


那时候,朱元璋还不叫朱元璋,叫朱重八。这一年(1344年),朱重八16岁,正是饥荒和瘟疫肆虐的一年。

朱元璋的母亲、父亲、大哥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先后离世。霎时间,原本就是贫民家庭的朱家更是不堪,只剩下16岁的朱元璋和大嫂王氏以及比朱元璋年纪更小的侄子朱文正。


双亲和大哥离世,朱元璋想着不能让亲人曝尸荒野,总得找个地方安葬才行。但是朱家穷啊,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根本就没有土地安葬亲人。于是年少的朱元璋苦苦哀求大地主刘德,希望能获得一小块土地来安葬自己的亲人。

刘德可没有那么好的善心,不但没有帮助朱元璋,反而狠狠的训斥了朱元璋。这一幕被一个人看到了,此人名叫刘秀(不是东汉那个刘秀),是刘德的侄子,其父是刘德的大哥刘继祖。

刘秀回家之后把这一幕告诉了父亲刘继祖,刘继祖二话不说,找到了朱元璋,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吾饶于地,曷不谓我,任择用,岂吝耶?(我家有的是地,怎么不跟我说?你随便用就是了)

就这样,朱元璋总算是安葬了父母和大哥,然后大嫂王氏带着朱文正回来娘家,朱元璋去看皇觉寺当和尚。


1352年,朱元璋离开了皇觉寺,投奔了红巾军。次年,刘继祖夫妇相继去世,儿子刘秀投奔朱元璋,成为朱元璋的亲军,并改名为刘英。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完成了一个乞丐到皇帝的逆袭。

朱元璋当了皇帝,并没有忘记当年刘继祖对自己的大恩。洪武十一年,朱元璋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义惠,刘继祖之妻娄氏为侯夫人。而刘继祖一脉,也成为了凤阳的大族。

至于当年那个没有帮助朱元璋的地主刘德,已经是贵为天子的朱元璋并没有为难他,反而是进行了一定的赏赐。

毕竟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是天下之主,没有必要和刘德去锱铢必较了,不如仇将恩报,树立一个好形象|


胡史乱翔


这个有眼无珠的恶霸地主说的是刘德吧?朱元璋小时全家给他打工,父母双亡后,朱元璋央求刘德给他一分土地埋葬父母,却惨遭拒绝,以朱元璋的性格,刘德以后肯定惨了。

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居然赏了这个无良地主刘德土地,还免了他10年徭役!

说起出身,整个历史上找不出一个比朱元璋更贫苦的皇帝了,老朱家往上数八代,都是赤贫赤贫的贫农,一家男丁的名字都是“数字系列”,爷爷朱初一,老爹朱五四,大哥朱重四,二哥朱重六,朱元璋本名朱重八,“元璋”这个名字是后取的。

朱元璋一家都是佃农,所谓佃农就是自己没有土地,一亩半分都没有,靠租种别人家的土地生存,每年要先交足租子,剩下的一点可怜粮食才能归自己所有,遇到灾荒,粮食歉收,那些黑心的地主老财一如既往地压榨佃农,也不减租免租。

朱元璋父母租种的是地主家刘德的土地,这是安徽凤阳的一个大地主,父母给刘德种地,朱元璋从小就给刘德放牛,放牛期间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聪明的小朱元璋戏耍刘德。

但这只是故事,真实的历史很残酷。

朱元璋一家人当佃农,17岁时遇到前所未有的天灾、饥荒和瘟疫,粮食减产绝收,父母和大哥都饿死了,但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没办法入土为安,就连买个棺材的钱也没有,一无所有的朱元璋只好哀求刘德,希望他看到父母为他种了一辈子地的情面上,帮帮自己。


但刘德鼻孔朝天,嗤之以鼻:

我给你们地种,养活你们一家,你们死了,还要我管?还要占我的地?没门!

年轻的朱元璋没有哭,他把刘德的嘴脸牢牢记在了自己心里。

正当朱元璋一筹莫展时,另一个人出现了——刘继祖。

刘继祖也是大地主,他刘德的亲哥哥,但他是一个有良心的地主,和朱元璋的父亲熟识,当他得知朱元璋无处安葬父母时,主动找到朱元璋说:

“(刘)继祖与妻娄氏辄启太祖:吾饶于地,曷不谓我,任择用,岂吝耶?”

看人家刘继祖多大方:孩子,我有地呀,你咋不跟我说呀,随便你用,我不会吝惜的!

朱元璋不禁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在刘继祖的帮助下,朱元璋终于安葬了父母,他离开老家,开始四处流浪,传荡江湖,在游历期间,他还曾回老家探望刘继祖等人,但刘继祖夫妇在至正十二年(1352年)就病逝了。

按照古代迷信的说法,刘继祖送给朱元璋的这块坟地是风水宝地,甚至是龙脉,从此以后,朱元璋就开始了传奇人生,最后终于君临天下,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人,他当皇帝后没有忘记当初帮助自己的刘继祖。

刘继祖夫妇早已去世,朱元璋于是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并且允许他的子孙后代世代沿袭,只要大明朝开张,这个侯爵就是刘家的永久饭票。

与此同时,朱元璋更没有忘记那个薄情寡义的刘德。

朱元璋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对开国功臣都能大开杀戒,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对昔日欺凌自己的刘德却网开一面,不但没有任何惩罚,反而给予赏赐。

朱元璋派人找到刘德,赐给他土地30顷,免徭役10年,并传达了自己对他的话:

“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也。”

你当年所作所为,也是人之常情,朕不怪你。当初我一贫如洗,你也想不到我当皇帝啊。

想不到,真是想不到,一个大肆屠杀开国功臣的朱元璋会如此对待刘德。

但再想想朱元璋的性格和地位,这种做法也正常。

朱元璋是一个有大眼光、大境界、大胆魄的人,他绝不会无缘无故杀人。

杀开国功臣是因为他们会威胁大明江山,杀了一劳永逸,利大于弊;他宽恕刘德,是因为刘德毫无威胁,杀死刘德就像杀死一只蚂蚁,却显得自己心胸狭窄,完全没有必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会成为天子,就算是生在皇家的那些人,谁能够知道下一位皇帝又能是谁呢?所以说有一些事情不是天定的,而是人为的。说到这样的人,你会不会想起朱元璋,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可是相当不容易的。他是白手起家,并且出身寒微,尤其是17岁那年。

他的父母兄弟都去世了,那个时候正好闹饥荒,没有人家里有东西吃,所以他的父母还有兄弟都被饿死了,只有他还活着。在家里人死光的时候,他也想着把亲人给安葬,可是他没有那么多的地,就连钱也是没有的。所以,他就去求了当地的一个财主,那个财主名字叫做刘德。他想让刘德帮他把亲人给安置了,如果这样的话,他也愿意为刘德效力。

可没有想到,刘德不仅不愿意给他一块地,甚至还侮辱他以及他的家人。不过还好,他的哥哥愿意给朱元璋一块地,让他来安葬家人。刘德的哥哥叫做刘继祖,刘继祖给了朱元璋地后,朱元璋就去给他的父母下葬。可没有想到半截下起了大雨,他就只能到一边去躲雨,等雨停,他回来的时候,父母的尸体,就被刚才下大雨导致的山崩给埋了起来。

所以,他们没有办法把父母的尸体给挖出来,只能够离开了。朱元璋特别的悲伤,每当想到这件事情,都要难过上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朱元璋就开始不断的打仗,一直到他成立了明朝为止。他成为了明朝的君主,可他仍然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因为没有给他们很好的安葬,他就想要回乡祭拜,那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他去给父母上坟,并且看到了刘德。刘德已经70多岁了,看到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也是万分恐惧,生怕朱元璋因为当年的事而报复他,朱元璋并没有那样去做,反而是跟他说,你的所作所为也在人情的范围之内,因为谁也不知道,我当年那么贫困,现在还会成为一个天子。朱元璋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是给他了良田30亩。

后来,朱元璋还特别去祭拜了刘继祖,而且在刘继祖去世的时候,朱元璋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把他追封为义惠侯。他的子孙后代都可以承袭这个候位,一直到明朝灭亡的时候。看来朱元璋虽然是一位帝王,他也是会感恩的。


智在三国


朱元璋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帝王,其父为朱五四,母亲为陈氏。朱元璋15岁时,濠州发生旱灾,第二年接连又发生了蝗灾和瘟疫。也正因为这场灾难,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全部去世,全家人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他二哥。



因为家境贫困没有田产,朱元璋兄弟二人连一块埋葬自己父母的墓地都没有,迫于无奈朱元璋想到了地主刘德。希望念在父母多年为他们家做工多年的份上可以施舍一块墓地,但刘德这个人十分刻薄寡恩,不但没有同意朱元璋的请求,而且言语诋毁。

朱元璋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就在绝望伤心的时候,他的邻居刘继祖实在看不下去了,主动提出了给朱元璋一块墓地,好让朱元璋的父母入土为安。于是朱元璋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了父母的遗体,把父母安葬在了刘继祖家的土地上,之后兄弟二人为了活命开始了各自逃生之路。



朱元璋离开濠州之后,做过一段时间的和尚,但寺庙里粮食不继,被赶下了山,这时朱元璋成为了一名乞丐四处奔波。在外行乞的生活过了三年之后,朱元璋加入了反元的队伍。

1363年,朱元璋已经成长为起义军首领,这年3月朱元璋收到一份捷报,自己的故乡濠州被夺回,于是朱元璋在阔别了故乡十多年后准备重返故乡。

这一次可谓是富贵还乡,当时濠州百姓猜测朱元璋此行一来可能是炫耀成就,二来报答恩人,其三就是报复仇人。



当朱元璋在众人的簇拥下回到家乡后,很多乡亲们都十分惊讶和开心,惊讶的是曾经的放牛娃成了人尽皆知的“准皇帝”,开心的是这个“准皇帝”曾经还是自己的邻居老乡。乡亲们见到当时身为吴王的朱元璋后倒头就拜,朱元璋也非常开心,当即免除了乡亲们所有的赋税,并且赐给了他们一定量的土地。



就在乡亲们高兴的时候,地主刘德在人群中躲躲闪闪,显得十分害怕朱元璋,朱元璋也留意了刘德,刚想叫住刘德,只见刘德赶紧贵在地上向朱元璋求饶。

就在乡亲们都以为刘德在劫难逃之时,朱元璋却走到了刘德的跟前把他扶了起来说道:“你的所作所为,也在常理之中,当年我贫困之时,又有谁能看出我是天子呢?”说完朱元璋当即宣布赐给了刘德30顷土地,并且也免除了他的所有赋税和徭役。当然朱元璋也没有忘记赠给他土地的刘继祖,因为他已经去世,所以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来回报曾经的赠地之恩。


我是越关



静水深流183126769


这个无情无义的财主叫刘德。

朱元璋父母去世时,上无片瓦遮风挡雨,下无寸地安身立命,甚至没有三尺见方用以安葬父母尸骨。朱元璋百般乞求刘德施舍一块坟地,希望能让过世的父母入土为安,但刘德仍然无情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那么,朱元璋父母的遗骨最终怎样了呢?在朱元璋黄袍加身、一统天下后,是如何对待刘德的?

我们来还原当时的情景。

(黄袍加身的朱元璋)

一、天下很大,却没有朱家的容身之所。

朱元璋的父亲名叫朱五四,最初跟随祖上住在金陵句容,是官府的淘金户。但朱家先祖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几次黄金,更别说能淘到金子了。每到年末上缴黄金的日子,朱家祖上都迫不得已向别人借高利贷,用来收买黄金交给官府,以换回一家人的口粮。

后来,高利贷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多,朱家祖上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四处躲避,流浪各地。先后到过句容县、盱眙县、钟离县。

就在这条颠沛流离的路上,朱元璋出生了,贫苦人家的孩子没有名字,就以出生的日期起名为朱重八。

二、落脚钟离,成为佃户。

最终,朱五四带领全家辗转来到了濠州钟离西乡,给地主刘德做长工,当佃户。刘德看朱五四老实本分,租了几亩薄田给他,朱五四终于拥有了能耕种的田地,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朱五四起早贪黑,终日劳作,像照顾自个儿眼睛一样侍弄着这几亩田地。

但任凭朱五四如何努力,一家人依然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因为刘德心狠手辣,租税极高,一年的辛劳全部进了刘德的腰包,所剩无几。即使侥幸碰到丰年,又要偿还之前欠下的高利贷,依然是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10岁了,为帮助家人,小小年纪就开始为刘德放牛。有一次,几个小伙伴实在饿得受不了,在朱元璋的提议下,把地主家的牛犊宰杀后烤着吃了,将牛皮和牛骨埋了起来。后来事情败露,朱元璋免不了遭受了到东家的一顿毒打。

(放牛娃儿朱元璋)

三、遭遇天灾,亲人离世。

凄惨的日子就这样过了几年,朱元璋已经长成了17岁的大小伙子。至正四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席卷了整个钟离县,地里的庄稼被蝗虫啃噬殆尽,伴随而来的是瘟疫肆掠。

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都没能挺过这场灾难,纷纷去世。家里只剩下大嫂和几个年幼的侄儿。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朱元璋在后来的《皇陵碑》曾这样记述这个让他刻骨铭心的时刻:“俄而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

面对突发变故,朱元璋早已入赘他乡的二哥赶了回来,兄弟俩商量着向东家刘德要一块地,安葬父母。但刘德铁石心肠,毫无人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任凭朱元璋跪在他的面前苦苦哀求,声泪俱下,刘德死活不答应。

后来,刘德的哥哥刘继祖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了朱元璋一块地。兄弟俩喜极而泣,将父母用破衣服裹上,背到了坟地。

正待两人挥锄挖坑时,突然大雨倾盆,雷声大作,雾气弥漫。兄弟俩只好放下手中的工作,到树下避雨。及至回来时,父母的尸首居然不见了。原来刚才的大雨导致山崩地陷,将朱元璋的父母埋了起来,两人只好打道回府。朱元璋后来每每想及此事,悲痛不已,“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铁石心肠的刘德)

四、衣锦还乡,隐恶扬善。

在草草安葬了父母后,朱元璋了无牵挂地投入到了滚滚反元浪潮中,最终成就伟业,一统江山。但他时时记挂逝去的父母,为当初没能好好安葬父母而深深自责,于是萌发了回乡祭拜的想法。

此时的钟离县,可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刘德就相当地忐忑,惧怕朱元璋找他秋后算账。

等到朱元璋浩浩荡荡地率众回到钟离后,刘德只得远远地躲在人群中偷窥,朱元璋有心无意地叫住了他,说:“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也。”当场赏赐刘德田地30顷,免除徭役10年。

当得知刘继祖已经去世后,朱元璋悲痛不已,追封其为义惠侯,子孙一直承袭了300年,至明朝灭亡。


张生全精彩历史


朱元璋是贫农出生,靠给别人种地为生,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都死于瘟疫,没几天老朱家又连续饿死了好几个人!朱元璋向自己的东家地主老财刘德哀求一片墓地,希望能将自己的父母安葬了。刘德认为朱家人都死得差不多,给了墓地不一定能收回本;这次给了,下次又来要墓地,不给不行,给了亏得更多。于是刘德将朱元璋狠狠地骂了一通,语气十分凶恶,语言十分粗鄙。

朱元璋正在走投无路之际,富人刘继祖来了,他主动给了朱元璋一片墓地,让他将父母入土为安。老朱家是家徒四璧,棺材也买不起,就用草席子和几件破衣服将父母尸身裹住,草草安葬了。传说中刘继祖给朱重八的这一片墓地是龙兴之地,安葬父母时忽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老朱只好放下尸体避雨到村中避雨,第二天朱元璋急忙去看,发现父亲尸骸之上已是土堆高耸。也就是说朱元璋的父母的坟是上天给他们砌的,很有神话色彩。

朱元璋安葬父母后,无以为生就去了皇觉寺出家当和尚; 后来红巾军起义反元,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并一步一步走向了人生巅峰,建立了大明朝当了皇帝。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追封父亲朱世珍为明仁祖,追封母亲为皇太后,并在父母安葬之处再建凤阳陵,建得十分豪华霸气。朱元璋贵为天子,他诛杀了不少功臣宿将,贪官污吏,以及宫中侍从,但是对百姓他还是十分仁慈。

朱元璋荣归故里后,乡亲们都来拜见天子,一片歌功颂德。朱元璋将乡亲们大部分编入凤阳陵守陵户之中,分给他们大量土地,他们不用纳税服役,只需要守护凤阳陵。这是对乡亲们最好的赏赐,即不坏国法,又给乡亲们了一份好工作。

当年的老东家刘德连忙出来磕头认罪,朱元璋贵为皇帝,自然不能为难自己的子民。朱元璋说:以前你也不知道我会成为天子,那样做也是人之常情,朕不怪罪你。于是给刘德赏赐了三十公倾土地且免赋十年,这样做的目的大概是劝刘德做人要仁慈,同时宣示自己德行高操。朱元璋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其妻娄氏为皓命侯爵夫人,要知道刘伯温功劳那么大都没有封侯,只给了一个伯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