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城故事·地名篇」一碑三孔桥

清朝咸丰年间,原籍灵璧县的翰林张氏陪同钦差从江南“阅边”回京时路经固镇,适逢上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平地一片汪洋,连官道也淹没了。他们乘船从固镇驿向北到达溧涧铺,发现这里水更深、流更急。

钦差长叹道:“此处水宽浪高,行人十分不便。你我不如奏请皇上,在此建造一座百余孔大桥,以利庶民。”作为灵璧县人的张翰林一听,正中下怀,便附和:“好,好!大人真是忧国忧民,体恤下情。此处若能建成长桥,也是造福乡民的恩德。在下惭愧的是,虽在朝为官,无奈人微言轻,此等造福乡梓的盛事难有机缘。”钦差接道:“翰林大人若果有此等心思,你我回朝便联名上奏,请拨资建桥。另外,我将保你为督工。”张翰林连声说:“好,好,好!”

「珠城故事·地名篇」一碑三孔桥

摄影:邓勇

回京后,钦差果然上本,文宗皇帝准本,身为御师的张翰林被委任督工建桥。两个月后,张翰林估计洪水已退,便携带巨资回到家乡,督工建桥。来到溧涧铺,见铺东的界沟(宿州与灵璧县的边界)里只有很浅的一点水了。张翰林花了很少资金,便在界沟上轻而易举地建起三孔石桥,并在桥西端竖立一块石碑,上刻“一碑三孔桥”。

桥建好后,张翰林回京复命,但却谎称建的是“一百三孔桥”。建桥的大部分银钱均被他中饱私囊,一次就在老家买下了两百多顷良田。

(徐唯堂口述 《固镇县志》1992年版)


信息来源 / 蚌埠旅游新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