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一年級5:許多孩子真的是被「罵笨」的!父母后悔才看到此圖

父母知了

繼續聊聊一年級的家庭教育,在一次交流中聽到這樣一個案例:

在家校互動的時候,Y老師把一個男孩的奶奶留下來個別交流,因為孩子表現的比同齡的孩子要幼稚,課堂上注意力很不集中,他的年齡是班級裡面最小的,如果父母願意讓孩子再讀一年幼兒園,可能會改變不少。Y老師在和男孩的奶奶交流時才發現事情沒有想的那麼簡單,奶奶非常強勢,在短短的交流時間裡,一連罵了孩子十幾句“傻子”並且用手指著他。孩子木然的站在一邊,很拘束,Y老師及時中斷了交流,免得孩子繼續當眾受辱。後來瞭解到這孩子的爸爸媽媽已經離婚了,媽媽離開了家,現在由奶奶帶他,爸爸再婚了,後媽生了孩子之後也不再管他,奶奶非常強勢,從小都在貶低這個孩子,罵他的媽媽,直到現在上了一年級。孩子看起來確實和其他同齡人有區別,遲鈍,自卑。

聊聊一年級5:許多孩子真的是被“罵笨”的!父母后悔才看到此圖


Y老師講述這個孩子的事讓我想起另一個孩子,之前可能聊過,這裡不妨再說一說:曾經遇到過一個孩子,他的奶奶採取暴力的手段來管教他,臉打得啪啪響,當時孩子已經五六歲了,被限制在一個範圍裡面,做任何行為都會受到奶奶的制約,而制約的方式很粗暴,抬手就打,張口就罵,“這裡不許坐,那裡不許站”,這個奶奶許多自相矛盾的指令讓孩子無所適從,只能呆呆的坐著,可憐的看著外面的世界。

這兩位奶奶應該沒有交集,但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通過語言侮辱或者暴力毆打想讓孩子成為她們設定的形象,亦步亦趨,結果事與願違,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到了學業障礙的地步,然而對於這兩位奶奶來說,絲毫沒有懺悔的意思,因為在她們看來,自己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的都是別人,包括她們的孫子,也是沒有一件事做對的。

有人會說,這兩位奶奶辱罵和責打孩子僅僅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小?這顯然是在錯誤的,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聊聊一年級5:許多孩子真的是被“罵笨”的!父母后悔才看到此圖

美國《世界日報》曾發表過一項針對1510名2-9歲的兒童進行的研究。這項研究歷時4年,研究結果表明:在806名2~4歲的兒童組中,未遭體罰的兒童,智商的平均數比經常捱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組704名5~9歲的兒童,差距高達28分。更加直接的證據是上面的大腦掃描圖,掃描圖上顯示的是兩個3歲孩子的大腦:從這張掃描圖上可以明顯地看出來,左邊的大腦要比右邊大得多,而且黑暗的區域更少。

神經學家解釋,右邊的孩子大腦容量缺少的部分,很可能導致他缺少一些能力。比如沒有那麼聰明,缺少同理心,也更容易在學業、事業、精神健康方面遇到問題。造成這種差距的真正原因,就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不同的對待孩子方式。

左邊孩子家庭教育得當,孩子能得到溫柔的愛撫和積極的回應。右邊孩子的媽媽則經常讓孩子遭受忽視和直接的打罵。

孩子真的會被罵笨麼?是,真的會如此!

這有科學依據麼?請你繼續往下看。

童年時期是孩子大腦發展最為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孩子們需要通過與父母的良性互動和父母對他精心的養育來更好的成長。一個經常遭受打罵的孩子,這裡所說的“經常”,其實一個月遭受數次打罵就夠了:他們連基本的成長都受影響,大腦的發育和性格的形成,更是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深遠的傷害。

聊聊一年級5:許多孩子真的是被“罵笨”的!父母后悔才看到此圖

​去過泰國的朋友都知道,在那裡大象表演是一個經典節目,但如果你觀察過馴象的過程,就會發現其背後的慘痛經歷:

馴象人一開始把一頭小象栓在一個固定的柱子上,它怎麼都掙不脫,馴象人會抽它,把它打服帖,等到它長成大象了之後,本來完全有能力掙脫束縛,但是它已經被無法掙脫束縛的思想完全控制了,即便把它隨便栓在那棵小樹上,它也乖乖的停在樹邊,這就是著名的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現象:長期的暗示(不管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往往都會變成現實,已經停止了主動性和生命的活力。

如果你把小象換成小孩,結果也是一樣的:父母永遠都不可能把笨孩子打聰明,卻能輕易地把聰明的孩子打笨,暴力讓他感到羞恥,讓他無所適從,讓他自卑到極點。

其實,孩子真的可以被“罵笨”的,一些父母的口頭禪就是說“真笨”,就像案例中的那位奶奶,幾分鐘的交流十幾個“傻子”扣在孩子頭上,有時候還是火冒三丈地批評、責罵。

聊聊一年級5:許多孩子真的是被“罵笨”的!父母后悔才看到此圖

有時家長過度謙虛,總在別人面前說“我兒子就是沒腦子”,有時還會用“小笨蛋”這樣的暱稱稱呼孩子。

但不管本意如何,孩子接受的永遠都是“自己很笨”的信息,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開始自我懷疑,沒有自我認同,潛意識會拒絕新的知識進入記憶庫 , 從而真的“變笨”。

而一個“笨”孩子,今後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會比別人辛苦不少。

試想一下,有一個人整天在你耳邊說你:你醜、你蠢、你笨、你豬腦子、你就是個廢物、生你都不如生塊叉燒......身為成年人的你是不是在第一時間爆發,會還擊。

那麼,小孩子呢?

我們以為小孩子聽不懂,以為小孩子過兩天就忘了,可偏偏小孩子的記性又特別好,好話壞話都能一字不落背在心裡。

聊聊一年級5:許多孩子真的是被“罵笨”的!父母后悔才看到此圖

幾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受過語言暴力,不當的家庭教育,會讓家庭成為語言暴力的重災區,畢竟學校裡是一個開放的組織架構,孩子會分散自己的語言感受力,一個老師批評他,或許另一個老師會表揚他某個方面。孩子就會獲得成功感,而抵消一部分消極的感受。但在家裡,他沒有辦法迴避,只能接受父母連篇累牘的責罵,甚至是暴力。

有一個心理學家說過,人的創傷經歷,特別是童年的創傷,對人的一生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語言暴力更是如此,是揮之不去的陰影,會導致在自我接納、人際關係、情緒控制等諸多方面都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甚至會導致心理上的疾病。

有的孩子,在大人的長期吼罵之下,學會察言觀色,謹小慎微,努力抓住別人開心的點去討好別人,變得不再有自我,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孩子很懂事,其實,這樣過度成熟背後往往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消弭,類似自我保護的行為,這樣的孩子會為了別人的需要而輕易放棄自己的意願,活得又辛苦又委屈。

聊聊一年級5:許多孩子真的是被“罵笨”的!父母后悔才看到此圖

過去有句話,叫“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而一些父母或者長輩的語言暴力雖然不傷身體,卻直接攻心,像刀一樣的鋒利。

在孩子面前,請大人好好說話,說積極鼓勵的話,說適當的話。

如果覺得要講不合時宜的話,那就有意識讓自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即將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會毀了一個孩子的一生。

因為,孩子真的是可以罵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