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一年級6:「因爲我的改變,孩子也改變了不少」

父母知了

繼續聊聊一年級的家庭教育,先分享昨天文章後面的一條留言:

讀了這篇短文感受頗深,因為之前我也是跟短文裡的家長一樣,孩子犯了錯誤只會打罵,從來不和孩子講道理,直到孩子上了小學,參加了父母成長營,陳老師講了很多怎樣教育孩子的知識。我才發現自己的方法大錯特錯,真的很後悔自己的行為,現在我試著用陳老師講的方法去了解孩子,孩子犯了錯我就耐心的給他講道理,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把錯誤及時的改掉,當然,教育孩子不是一兩天就能讓孩子把身上的壞毛病改掉的,我也會改掉自己的壞行為,和孩子一起成長,最近我也很高興,因為我的改變,孩子也改變了不少,他聽到了我的誇獎,高興的到處去和別人說媽媽今天誇獎我。真的再次感謝老師的用心良苦,希望老師以後多給我們發佈類似的短文,讓我們和老師一起加油為了孩子美好的末來加油!


聊聊一年級6:“因為我的改變,孩子也改變了不少”

​謝謝這位家長的留言,這裡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精彩,特意拿出來作為今天的標題“因為我的改變,孩子也改變了不少”,很多時候父母缺乏改變的勇氣,固執於習慣,甚至拒絕改變,那麼他們期待孩子的改變也就無從說起。這位家長顯然是非常理性和睿智的,在交流現場,有相當多的家長專注地聽,積極的回應,甚至活動結束之後,希望把PPT都給他,這些家長首先願意改變自己,嘗試著突破自己過去的固有思維,那麼相信他們的孩子會看到這種變化,也會積極的認同,做出某種意想不到的改變。

誠如這位家長說的教育孩子不是心血來潮,不是急功近利,需要慢慢的進展,也要允許孩子出現反覆的行為,那種一夜之間改變過來,從土雞變成鳳凰的故事往往是雞湯文。


聊聊一年級6:“因為我的改變,孩子也改變了不少”


事實上,教育是非常複雜的,影響的因素太多,不是說你今天對孩子用了這個方法,第二天醒來就一定會有一個積極的結果等著你,似乎唯有這樣才算完美,才算教育成功。如果你這樣想,顯然還是急功近利的,而且結果會很失望。

那麼,這麼說是不是會顯示出教育的無用,好像不能像醫生那樣立刻解決問題,打一針過個半天就不疼了,就退燒了,這就是醫生的作用,非常明確,非常直接,教育顯然不是這樣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包含著這種長期性和人生的不確定變革意義在裡面。


聊聊一年級6:“因為我的改變,孩子也改變了不少”


許多方法,許多原則,都是合乎基本的方向,例如每日閱讀,每日講述,每日練字。這些細節貴在堅持,一兩天可以,十天八天也能勉強,但如果一年到頭的堅持,那就顯得稀少了。而功夫恰恰就在這份堅持上,一些後來表現突出的孩子往往就是在一些細節行為上的堅持了相當長的時間,最後,不經意間的結果在其他人看來不可思議,但在他內心卻是自我認可的,他的父母也是知道這種堅持精神來之不易。

有一些父母儘管聽了不少講座,買了不少書,卻依然弄不好孩子,往往是方向上已經錯了,又缺乏反思精神,教育孩子這件事是需要三思而後行的。

再次感謝留言的朋友,一起為了孩子幸福燦爛的明天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