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想到这句话,可以逍遥自在

在小的时候,总是有人教育我们,不可有太重的功利心,把生活中的一些功名利禄看得淡薄一点,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成就。

有一句话叫做与史为镜,从古至今,很多事情可以看出来一些人生的哲理。历史上很多悲剧的根源都是因为争名夺利,因为自己太过于注重自己的功名利禄,无法放开一些事情。朋友反目成仇,兄弟自相残杀,一些人走到了穷途末路,让自己坠入功利的成员,而无法自救。

王阳明: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想到这句话,可以逍遥自在

水墨丹青,国粹。路过东湖,偶然见。

鬼谷子的一句话,也说透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事不可尽,尽则失美,美不可尽,信则反悔,你只知道善变的好处,唯恐不能发挥至极处,却不知善变,只能遭人嫉妒,若一味的侍弄或不可测。

这句话是鬼谷子先生对于他的一个徒弟所说的一句话,他的徒弟叫做苏秦,早年的时候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学习,他特别的勤奋,自己脑袋又聪明,博览群书,学业精进。很快的他学有所成,他拜别师傅,想去闯出一片自己的天下。临走的时候,鬼谷子想考察他一番,考察完之后,见苏秦滔滔不绝,鬼谷子神情有一些难堪。

王阳明: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想到这句话,可以逍遥自在

这个时候苏秦就疑惑地问鬼谷子:老师,我是不是哪里说的不对?鬼谷子这个时候摇了摇头就说:你说的很好,没有不对的地方,就是因为太过于完美,你做什么事情都想做到尽善尽美。这个固然是对的,但是你要求发挥到极处,但是你却不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有双面性的,发挥到极处容易遭人妒忌,你有这个才能,如果你为了拿这个才能去炫耀和侍弄,一定会招来杀身之祸,祸不可测呀。

后来就和鬼谷子所说的一样,苏秦因为到各国游说,他在燕国受人嫉妒,怕燕王杀了他,后来又到了齐国,到了秦国之后,他的频繁活动,被齐王发觉,最后死于齐国。苏秦把什么事情都想做到尽善尽美,花心思来,为自己取得成果,聪明,但是由于很重的心机,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王阳明: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想到这句话,可以逍遥自在

王阳明对于,功名利禄这些事情看得很淡薄,就是因为有这种胸怀,他才能做到圣人一般。王阳明很经典的一句话:如若于货,色,名,利心,一切皆如不做劫道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之本体,看有甚贤思虑。

他极力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人欲就是人所有的欲望,一个人应该将天理良知本体合为一体,把伦理道德的价值合为一体,首先要去掉一切人欲,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机,就会有什么样的终点,一个人的欲望就是一个人的痛苦,欲望越多,痛苦就越多。

王阳明: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想到这句话,可以逍遥自在

一辈子追求自己的功名利禄,也会在追求的过程中碌碌无为,在勾心斗角中痛苦的生活着。很多人之所以痛苦,那是因为自己的欲望太强,能力不够。自己的御能力驾驭不了自己的欲望,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会感觉特别的痛苦。

王阳明: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想到这句话,可以逍遥自在

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人碌碌无为,守在一个平淡平凡的生活中,却觉得十分的痛苦。很多人,欲求不满,正是因为自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欲望,应该将这两者合理的相匹配。

结合到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好的认清自己的能力,不要好高骛远。人生中最怕的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己的能力,人脉,关系,背景,资金,不足以支撑自己的能力的时候,就不要有太高的欲望。你的能力只适合去给别人打工,而你拼命的想要做一个上市公司,你能不痛苦吗?

王阳明:当你觉得痛苦的时候,想到这句话,可以逍遥自在

人可以有进取之心,可以有上进之心,不断的补充自己的能力。而上进之心,更好的状态并不是说让自己不断的有更高的欲望,而是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情,当你的能力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你才要想着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期望。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自己能力没有提高之前,不要有太多的功利心,不要有太高的欲望。那样只会给自己徒增伤悲,让自己更加的痛苦、如果说你的环境没有让你提高自己的能力,那就去人欲,像王阳明所说的那句话的核心一样,首先就要去除自己的欲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