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资本论》(一):《资本论》为何被誉为 “工人阶级的圣经”

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

工人阶级的圣经

顾海良:“工人阶级的圣经”在全世界都被看作是对《资本论》的一种最高的评价,这个说法是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第一次提出来。因为,《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是1867年发布的,到恩格斯把它写在英文版序言中已经近二十年了。二十年间,《资本论》第一卷在欧洲工人运动中得到广泛地传播,工人运动的领袖们认为《资本论》第一卷是工人阶级的圣经,恩格斯在英文版序言中沿用了这个说法。他想表达的就是“工人阶级的圣经”是指对工人运动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工人运动思想的重要的指导,比较确切地说明了《资本论》第一卷对工人运动指导思想的影响和它具有的理论上的崇高地位

另外一个方面,经济学界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观点。有的理论观点马克思认为可以吸收,有的理论观点马克思认为要纠正他们的错误。马克思根据这些情况,把应该吸收的吸收到《资本论》中间来,把应该指出的一些错误观点同样在自己的书中做了深入和深刻的批判,这样就使得《资本论》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所以我们现在读《资本论》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最能感动我们,也最能成为我们学习《资本论》的一种精神财富。

主持人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就是说《资本论》不是一个教条的理论,可以不断地丰富、完善它

通过顾海良教授今天的介绍我们也对《资本论》这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再次感谢顾海良教授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下期预告

【同期声】资本主义发展也有它自身不可回避的矛盾。

【同期声】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同期声】马克思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按照时代发展所需要的课题来研究来探讨。

【配音】下期,顾海良教授将为我们讲解《资本论》的创作背景,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