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叶青: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解读」叶青: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本文大概2300字,读完约8分钟

「解读」叶青: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解读」叶青: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解读」叶青: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国资的划转,将为养老金提供更多储备资金。业内专家估算,划转国资规模可能超4万亿。财政部9月底数据显示,全国国企(刨除金融类国企)所有者权益超50万亿。加上金融类国企,刨除掉公益类、文化类国企,按10%比例计算,划转国企所有者权益有望达到4万亿。这无疑将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

本文为腾讯财经《闪电评论》特约约稿,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叶青。


「解读」叶青: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10月15日,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按照有关要求,我们开展了划转社保基金的试点,目前三户试点企业已经划转了国有资本200多亿元,三户试点的产权变更登记现在已经完成,我们正在会同社保基金理事会修改公司的章程,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同时,我们着手研究第二批划转企业名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列入划转范围,加大划转力度,尽快推动划转工作。下一步,国资委将在继续做好划转社保基金工作的同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本回报,让国有企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这真是一条期待已久的好消息。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是国资划转社保几乎始于社保基金的成立。


200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国有股IPO和增发时,必须按融资额的10%出售股权,上缴全国社保基金。但仅发布一年,还没来得及真正实施,这一办法就在2002年6月23日被叫停,仅针对在境外上市的国企继续执行。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但因种种原因,这一工作没有完整展开。

2009年6月,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和全国社保基金会联合下发了《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规定凡在境内IPO的含国有股股份的有限公司,均须将首次发行的10%国有股转由社保基金会持有。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关于如何划转、划转多少、后续如何管理等一直是讨论的焦点。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2015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及实施国有企业重组过程中,国家根据需要将部分国有股权划转社会保证基金管理机构持有,分红和转让收益用于弥补养老等社会保障资金缺口。

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

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要强调的一点是,几乎每年两会都有代表委员提出国资驰援社保金议题。

二是社保基金确实需要多种资金来源。


从最初财政拨款的200亿元起步,经过16年的发展,全国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6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的资产总额20427.55亿元。

根据2016年5月份施行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社保基金主要来源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和以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社保基金理事会最新数据显示,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至2016年,中央财政性资金净拨入1959.3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拨款600亿元,彩票公益金拨入912.75亿元,国有股减(转)持净收入446.64亿元。积极拓展受托投资管理业务,2015年初与山东省签署了1000亿元养老基金的委托投资合同,委托资金已全部到账运营。

遗憾的是,总是在“抓紧研究”国有资本划转后的管理运营问题。

「解读」叶青: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是地方实践的并不多。


山东是全国第一家,山东2015年分两批将省管企业30%的国有资本划转山东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2015年总计划转国有资本180亿元。

辽宁是后来者。2016年6月,辽宁启动国资划转社保的实践试点。

缺乏全国层面的改革方案,地方不好操作,一直是此项改革推进的一大制约。

四是国务院方案出台。


2017年11月18日,国务院对外公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明确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目前统一划转比例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

方案明确,首先以弥补当年转轨时期形成的基金缺口为基本目标,划转比例统一为10%。今后,若需进一步划转,将再做研究。

财政部随后解读表示,划转国资是一项长效机制,划转之后收益主要来源于股权分红。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有较大结余或存量,短期内不会变现国有资本。

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由国务院委托社保基金会负责集中持有。全国社保基金会成立的主要职能,就是运营养老金战略储备基金。截至2016年底,社保基金会为未来基本养老金缺口准备的战略储备基金权益约为1.6万亿元。

国资的划转,将为养老金提供更多储备资金。业内专家估算,划转国资规模可能超4万亿。财政部9月底数据显示,全国国企(刨除金融类国企)所有者权益超50万亿。加上金融类国企,刨除掉公益类、文化类国企,按10%比例计算,划转国企所有者权益有望达到4万亿。

这无疑将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

五是划转是一种国际趋势。


国资划转社保基金关键在于保值增值。社保基金作为新股东加入国企董事会中,倒逼国企降低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效率,确保已“易主”的基金在投资中保值增值。

20年前,波兰经济改革将部分国有资本划转社保机构,但并没有使社保基金状况有大的好转。因此,我国要汲取他国教训,必须从制度源头上规范投资决策,防范投资风险。不管是国资运营,还是社保金投资,都必须及时公开披露财务状况,全方位接受内外部的监督。

总之,国资划转社保新政:百姓养老的“定心丸”。网民“@活在当下”说:“这次新政可以说给老百姓吃了颗‘定心丸’。以前的社保基金主要依靠个人缴费、财政补贴等的政策,这次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给社保基金提供了一个新来源,有利于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无疑是一种老百姓的心声。■

「解读」叶青: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