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源|北山鄉「三治結合」構建多元化社會治理體系

今年以來,門源縣北山鄉不斷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積極探索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自治為本、法德結合,將自治、法治、德治有機嵌入到治理實踐中,實現三者的良性互動、互動共治,解決“誰來治”“如何治”的問題,為群眾參與決策和治理創新了方法和路徑,探索出一條“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升級的北山特色新路。

門源|北山鄉“三治結合”構建多元化社會治理體系

自治為本,激發鄉村治理內生動力。堅持和完善村民自治和民主監督制度,充分發揮村“兩委”班子的主體作用和村級網絡服務隊伍、村警隊伍、調解委員會等組織的群防群治作用,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建立健全各類工作機制,認真開展社會網格化管理,廣泛收集社情民意,詳細掌握群眾關心關注的現實問題和本村動態信息,及時建立民情臺帳,做到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設施清、工作內容清、隱患矛盾清,使黨的各項政策在基層得到了全面落實,夯實了基層工作基礎。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定期開展潛在的、苗頭性和易發生的矛盾糾紛排查,對出現的矛盾糾紛問題實行掛牌督辦,及時清零,形成了小矛盾不出社、一般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鄉的良好氛圍。今年以來,全鄉各級調委會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6起,調解成功16起,化解成功率為100%。

門源|北山鄉“三治結合”構建多元化社會治理體系

法治保障,促進鄉村治理規範有序。積極推進平安鄉鎮、平安村建設,建立鄉、村綜治中心、村社調解員兼信息員三級網絡體系建設,完善鄉村法律服務體系。充分利用農閒時節和舉辦各類培訓班有利時機,結合普法宣傳,深入村社、學校、清真寺,採取層層召開動員大會、群眾大會、各類座談會和走訪等形式,宣傳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和與群眾生產生活、構建和諧社會等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推動群眾形成學法用法的思想自覺,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截至目前共開展法制宣傳教育6次、懸掛橫幅21條,發放各類資料6000餘份,參與人數達4000餘人次。

門源|北山鄉“三治結合”構建多元化社會治理體系

德治為基,厚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結合起來,通過村規民約、家規家訓等方式細化實化具體化,發揮道德規範明導向、正民心、樹新風的積極作用。搭建鄉村公共文化平臺,利用“我們的節日”“道德文化宣傳週”“道德講堂”“四下鄉”等主題活動,以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方式宣揚真善美;充分挖掘先進典型、道德模範等人文資源,利用村中事、身邊人,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活動,以潤物無聲的方式使農民群眾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強化道德約束,通過“五星級文明戶”“道德模範”“最美家庭”“最美小庭院”“最美鄉村”等方式,把道德規範與農民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聯繫起來,塑造鄉村德治秩序,營造文明鄉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