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區分「天理」和「人慾」,很多人被卡在這個角落裡了

該怎麼區分“天理”和“人慾”,很多人被卡在這個角落裡了

朱熹說“存天理,滅人慾”,於是被後世之人無休無止地唾罵,試問“人”之所以為“人”,把“人慾”去掉那還算是“人”嗎?這樣與其它牲畜有何區別?你我先別急著去論古人是非,因為時空已經斗轉星移了,誰都不知道他當時是在怎樣的心境裡說出來這樣的話,畢竟他也是像你我一樣,先啃文字,在文字的角落裡兜圈子,再慢慢接近大道的。而不是像慧能這樣,直接明瞭心性再立文字。

朱老既然是儒者,他肯定是讓你積極去入世的,文字原本就有侷限性,興許他想要表達的其實是另外一種心境也不一定。就像筆者,心裡想的是一套,而經過文字表述出來後就變成了另外一套,真的很無奈。這彷彿是從一個思想維度裡跨入了另一個維度,大概人的意識也會“入鄉隨俗”吧!

該怎麼區分“天理”和“人慾”,很多人被卡在這個角落裡了

“天理”是什麼?天道之條理,貫穿於萬事萬物之中的那個最根本的東西,離開了這個東西,則萬物不復存在,將天崩地裂。白天不是白天,黑夜不是黑夜,男人不是男人,女人不是女人,一切都亂套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作為人,父子就是父子,不能以兄弟相稱,“父”與“子”的關係就是“天道”的運行先後順序,而不是先有“子”再憑空捏造出一個“父”來。同樣的,上天造出人來,是要人不斷地依照天命去維持人的德性,讓“天道”與“人德”持續地相合下去。人只能與人相交合才能繁衍生息,而不是跟其它動物。

該怎麼區分“天理”和“人慾”,很多人被卡在這個角落裡了

“天道”為什麼沒有“天欲”,因為天“無為”。“人道”為什麼會有“人慾”,因為人“有為”。黃河之水遵循天道奔流不息,但是它為什麼有時候會氾濫成災,這其實是“人為”所致。

你可以將水流引向你的田間地頭,這原本就是盡了黃河水之“物性”了,原本就是屬於“天理”。然而,你卻得寸進尺,不斷開墾荒地,不斷向其索取,最後招致了水災。

所以“滅人慾”就是滅掉超出“人性”部分的慾望,人慾去除,則天理自然顯現。

文章篇幅有限,不能詳盡,具體如何“滅欲”,下回再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