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穩定數字貨幣的一些反向思考?

前兩天,專員聽到一些專業人士對數字貨幣,尤其是關於穩定數字貨幣的分享,深受啟發,藉此機會與君共享一些思考和理解。

首先,最近有一篇爆紅的文章《直面數學,人民幣再無機會?》,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簡單來說,他的觀點總結下來主要有三:

穩定幣是一種具有穩定價值的數字貨幣,如果一個數字貨幣創造了穩定性,那它就有機會被更多的人持有,信賴,最終應用到各個支付領域。

對穩定數字貨幣的一些反向思考?

與美元直接錨定的兩種穩定數字貨幣,比如Gemini Dollar和Paxos Standard具有以下三種屬性:

對穩定數字貨幣的一些反向思考?

數字美元可以做到通過數學、區塊鏈達到一個去中心化全球性數字貨幣的一個地位。

“數字美元”將會對現有人民幣體系造成巨大威脅,而人民幣如果不再擁抱數字化,將會再無機會爭奪市場。

對穩定數字貨幣的一些反向思考?

對穩定數字貨幣的一些反向思考?

不得不說,作者的觀點具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在穩定數字貨幣價值的論點上,專員非常贊同。專員相信,隨著類似支付寶、微信這類數字經濟的不斷崛起,穩定數字貨幣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將產生巨大而迫切的需求。現階段,穩定數字貨幣還仍更多侷限於區塊鏈世界。

比如前一段時間備受大家關注的Gemini Dollar,將可能會採用ERC20標準,在以太坊世界裡發幣。

專員確實認為這個是個不錯的切入口,Gemini在以太坊上發幣可以快速融入其生態中,在場景有限的當下,這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但是這裡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Gemini雖然在充值和提現時可以做到賬戶的實名認證,但是一旦該代幣流通到市場上,那麼作為政府,應該如何對其進行監管呢?我們都知道,以太坊是去中心化的,是匿名的,所以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代幣是轉給了用戶還是某個大毒梟,後者的話很可能產生洗qian的風險,這對於國家經濟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對穩定數字貨幣的一些反向思考?

所以如果大家有心的話,會發現其實Gemini的發行量現在還受到美國政府的監管,擔心一旦放行就有如野獸出籠,再也收不回來。

除了擔心洗qian以外,政府還有一個考慮,就是貨幣的流通性。

對穩定數字貨幣的一些反向思考?

打個比喻,如果1億元紙幣在現實世界中流通,可能每天的流轉次數為10,而如果此時再發1億的穩定數字貨幣在虛擬世界中,那每天的流轉次數可能會達到50甚至100,最後造成全球性氾濫,而這對於國家監管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大家會發現,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都對這塊監管非常嚴格,就怕一不小心造成了經濟崩潰。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問題以外,還可能會存在一些隱藏的風險,比如信用風險。

對穩定數字貨幣的一些反向思考?

雖然包括USDT在內的眾多穩定貨幣發行方都宣稱自己有100%備付金,但是實際情況如何?誰都不知道,所以這也造成了巨大的商業信用風險。


對穩定數字貨幣的一些反向思考?


同時

我們也要想到,基於數學的穩定貨幣,是否能夠真的如期預期那樣合理?能否預測貨幣供給量和需求量?利用區塊鏈的本質意義是什麼?這些都是未解決的問題,而這也造成了政府對穩定數字貨幣的謹慎態度。

當然,海外已經開始了一些監管的實踐,這裡以美國和瑞士為例。

在美國紐約州,有一個金融服務部NYDFS,該部門一共有三種監管機制:

① Limited Purpose Trust Company(有限目的信託公司)

② Money Transmitters(貨幣轉移業務經營機構)

③ Bit licenses

而在瑞士,根據《銀行法》頒發金融科技許可證(Fintech),可以讓持證公司接受一億以內瑞士法郎存款但不投資、不支付利息的權利,很類似中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這些機構也要遵守反洗錢方面的要求。

我們可以發現,現階段,國外已經在有意識的對穩定數字貨幣稍微放寬,嘗試下的做實驗,在可控範圍內觀察是否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威脅。專員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而對於區塊鏈這個技術來說,也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文末

最後,前面跟大家說的超腦最近會有一系列比賽活動,對技術稍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開始薅羊毛薅起來了~也預祝大家國慶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