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史講壇「大躍進」年代的景德鎮陶瓷業

“大躍進”年代的景德鎮陶瓷業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躍進”,目的是為了加快建設步伐,然而,由於主客觀原因,結果卻事與願違,1960年,景德鎮瓷業處於極端困難的境地。

瓷史講壇“大躍進”年代的景德鎮陶瓷業

《景德鎮日報》1958.11.7

但是,“大躍進”的浪潮,也為瓷業的發展起了某些促進和推動作用。一是加速了“以煤代柴”的進程,二是為適應煤窯的燒成,研製出了新的釉料配方,使釉的白度提高了,三是技術改造和“雙革”取得了顯著成效,四是建成了耐火材料廠和陶瓷機械廠,為實現瓷業機械化創造了條件。

瓷史講壇“大躍進”年代的景德鎮陶瓷業

五十年代 王步粉彩花卉壺

“大躍進”時,群眾性的技術革新活動生機勃勃,搞出了許多花錢不多,實用價值很大的機具,既解決了生產之所急,又鍛鍊了人。景德鎮屬於山區,用木材很方便,木質機具為瓷業生產度過暫時困難也做出了貢獻。

瓷史講壇“大躍進”年代的景德鎮陶瓷業

塗菊清 粉彩《淡雲》杯

1959年是新中國成立十週年,景德鎮接上級指示,組織各大瓷廠、研究所、院校身懷絕技的名家高手,“人人為大躍進鼓勁,個個為獻禮瓷出力”,人們爭相獻藝,在極短的時間內,創作設計了許多好的作品。

瓷史講壇“大躍進”年代的景德鎮陶瓷業

劉雨岑 粉彩花鳥瓷瓶

以劉雨岑、曾龍升、王大凡、王步、畢淵明為代表的景德鎮美術界成功創作出許多名瓷佳品。

瓷史講壇“大躍進”年代的景德鎮陶瓷業

雕塑《小松》

在火熱高漲的愛國熱情湧動的獻禮活動中,景德鎮陶瓷藝術在技術上更進一步,這充分體現了許多老藝人的聰明才智。陶瓷研究所劉雨岑首創了“水點桃花”釉上裝飾新技法;藝術瓷廠章仕保開啟了“金線粉彩”的新工藝;東風瓷廠餘子富、餘忠榮等人,參加的以煤代柴圓窯倒焰式燒成工藝獲得成功;建國瓷廠燒造出高達2.06米的青花釉裡紅萬件大瓶,等等等等。

瓷史講壇“大躍進”年代的景德鎮陶瓷業

曾龍升 《鍾馗試劍》瓷雕

1959年8月20日,1513件“獻禮瓷”經專家組鑑定評選,189件作品榮獲甲等獎,227件獲得乙等獎。同年10月2日,景德鎮在北京故宮慈寧宮舉辦彙報展,展出各種瓷器1508件。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郭沫若、董必武等參觀了展覽。

瓷史講壇“大躍進”年代的景德鎮陶瓷業

餘瀚青 粉彩《哺雛》瓷瓶

1959年,在莫斯科舉辦“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景德鎮雕塑界的學院派青年一代的作品表現出高超的技藝水平,極具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裝飾力求簡潔明瞭,強調雕塑語言,呈現出嶄新的面貌。

瓷史講壇“大躍進”年代的景德鎮陶瓷業

畢淵明 威震山崗·粉彩瓷盤

“大躍進”期間的國慶十週年和世界青年聯歡節兩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活動,更加激發了瓷業工作者的創造激情。一批高歌新時代、新生活,反映少數民族風采的優秀雕塑及瓷畫作品相繼問世,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