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害重在未雨綢繆

  大家好,我是冷言!

  最近防災減害的內容比較火熱,冷言也來蹭蹭熱度。

  廢話不多說直入主題:全球每年都發生許多自然災害。中國也不例外也有很多自然災害,什麼洪水呀,泥石流之類的,幾乎每年都會有在不同地方而已。傷亡方面的話冷言到網上看了一下數據是逐年遞減,但是這個遞減的速度不是很快就是那條線斜率不是很陡。

  說太多的空話沒有用,想要做到防災減害在冷言心中就只有一個詞語未雨綢繆。未雨綢繆這四個字講出來非常容易,但要實際性的做確實真的不怎麼容易。(冷言永遠不會舉正面的例子。)

防災減害重在未雨綢繆

  就說從汶川地震到現在每個學校每年都會做的一個“活動”:地震疏散演習!可能冷言個人的見識比較短,去過的學校比較少看到的事情不全面吧,覺得這種地震疏散演習跟玩耍差不多隻不過走路的速度慢了一點有節奏一點。(可能冷言要求太嚴格了)

   反面例子講太多沒用因為已經這樣做過了,冷言希望的是他們以後會改變。所以還談談冷言對未雨綢繆這四個字怎麼理解?字面意簡單講就是還沒有發生就做好發生的話要怎麼應對?以水災為例:可能冷言家鄉這邊很少會有洪水泛的情況。不過每年雨季都會在新聞上聽到某某地又犯洪水了怎麼樣了,然後就是一大堆的數據要麼說沒人傷亡,要麼就是傷亡如何造成多少經濟損失!(冷言表示深切同情,但是冷言不喜歡看數據。)

  如果要防範這個洪水災害的話,冷言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論的:首先這個地方會不會有洪水災害,冷言覺得住在附近的人或者說附近的建築物擁有者是知道這件事情的。所以你作為建築物擁有者或者說居民,你難道不想想萬一哪天洪水你要逃命嗎?(可能只有冷言喜歡杞人憂天吧。)接著如果說你是普通民眾不能預測這種事,我永遠相信任何一個地方都會有懂這方面東西的人就算不懂也會有擁有了解這些方面東西的能力的人。

(可能只有冷言這個沒有事做的人會每天一照自己學的物理來推算自己家鄉想可能會經歷的過程吧。)

防災減害重在未雨綢繆

  第一點就說:可能發生災害地區的人首先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冷言希望是每個地方人都會有這種思想,不過冷言看到的情況是比較少地方的人會有居安思危的思想。

  第二個就是自救能力,如果你知道你住的地方可能在某年會發生某種自然災害,你就應該掌握應對這種自然災害的能力。當然有的自然災害是突然發生的,我們沒有及時應對能力也需要做好後續的準備。

  冷言對防災減害的看法永遠是: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永遠大於所任何人能給你的幫助。 可能講的有點迷迷糊糊,冷言最後總結一下自己的觀點:任何自然災害都可以通過科學的計算得出一定防禦的措施,知道了防禦措施那麼我們就儘量提升自己的能力來應對災害,因為災害發生的瞬間,只有你能幫助自己就算有再先進的裝備,想要幫你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當時只有你自己能幫你自己。

防災減害重在未雨綢繆

  最後問大家個問題?如果我們被困在一個山洞裡,你能靠你的力量出去但是概率很小,等救援的概率相對大一點,你是靠自己出去還是等救援?

  我是冷言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