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遠方,師恩難忘


身在遠方,師恩難忘

諺語有云:“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揮一揮手,抹一抹淚,自古離別最苦。

每到一年畢業季,告別了同學,道一聲珍重;再見了老師,送一句祝福。

我們與各位師者們緊緊相擁,也許那一天,就是永遠的分別。

多年以後,老師會記得你青蔥年少稚嫩的臉龐,你卻無法見到老師歲月給他鐫刻的滄桑。

身在遠方,師恩難忘

為了夢想,為了將來,為了詩和遠方,大家背上行囊,遠走他鄉,拼搏事業,期待歸來時,衣錦還鄉。

老師,是我們人生路上的燈塔,為迷茫的你,照亮前行的方向。

教書育人,桃李芬芳,他們是辛勤的園丁,燃燒的紅燭,護花的春泥。

老師在學習上指導你,在生活中關心你,在交流時傾聽你,師生情深,師恩深似海,師恩重如山。

身在遠方,師恩難忘

一場及時雨,解答了學生的困惑與迷惘,一遍遍耐心講解,傳道授業解惑,是他們為人師表的責任和榜樣。

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大聲說出心裡埋藏已久的那句話:老師,感謝你們的淳淳教導,你們幸苦了,節日快樂。

身在遠方,師恩難忘


身在遠方,師恩難忘

身在遠方,師恩難忘

“師”之歷史。中國古代稱教書者為“師”,並把“師”作為最受人尊敬的職業。春秋時《尚書》雲:“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把“師”的地位與天、地、君、親並稱,並寫在同一牌位供眾人朝拜。可見“師”的地位之高,受人之尊。

身在遠方,師恩難忘

中國第一位教育家孔子被人們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幾千年來人們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對“師”最精闢、最完美的解釋是唐代大文豪韓愈的《師說》一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將教師的職業價值提升到文化傳遞的社會高度評價,一直被國人奉為經典世代流傳,也是歷來教書者引以自豪的榮耀。

身在遠方,師恩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