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這20年

如果從98年第一次房改算起,中國房地產商業化道路走過二十年,這20年曆程可以說是跌宕起伏的20年,讓多少人醉生夢死,讓多少人生不如死。

2000年時候,北京東六環附近一個項目開盤,銷售價格1800元,項目一共開了三期,最高買到了8000元,但是可惜的是,最後開發商因為在四惠附近開發了一個自持辦公項目,導致公司資金鍊斷裂,住宅項目也爛尾了兩棟樓。

同樣是2000年的時候,在老家13萬戶人口的小縣城,那時候我在上高中,一次在縣城街上遇到我的小學老師,老師沾沾自喜的告訴我說,他在縣城買房了,準備裝修好就搬到縣城住,當時房價是600元。

18年過去了,隨著開發商資金鍊逐步好轉,在今年,北京東六環附近項目爛尾的兩棟樓建起來了,並開始以現房對外銷售,均價是5.3萬元,價格上漲了近7倍,開發商也大方,除了贈送精裝修,還免費為業主安裝電梯。

放在今天來看,5.3萬並不貴,戶型面積分兩種,68平方米小兩居和83平方米大兩居,6層板樓,南北通透,一層送小院,頂層贈送閣樓,現在,性價比這麼高的項目,打著探照燈也找不到了。

連開發商的大爺也感嘆,這一棟樓賣的錢,比原來三期項目加起來都多,現在還有一棟樓建起來了,但是由於沒有拿到手續,還沒有開始賣,大爺說,早知道多爛尾幾棟樓就好了,很可惜,那個時候你的資金斷的還不夠徹底

大致算了一下,一棟樓132套房子,一套房平均400萬元,貨值接近6個億,兩棟樓起能賣到10個億,對於這個從朝陽高牌店長大的開發商上來說,活了60多年,第一次把生意做到10個億級別。

巧合的是,我的小學老師今年也快60歲了,做了一輩子老師,前半生最大的生意就是當年在縣城化5萬元買了一套兩居室,從做生意的角度來說,我的小學老師顯然比不上高牌店村長大的開發商。

今年,我的小學老師進行了一次換房,把原來的房子賣掉了,買了10萬元,18年時間價值翻了一倍,賺了5萬元,又買了一套縣城120平方米的高檔住宅項目,買房加上稅費也就17萬,裝修花了20萬,在退休後,竟然將生意做到人生巔峰。

18年時間,高牌店村的開發商把房子從1800元買到53000元,上漲了30倍,10個億的資金自己怎麼也能撈下1個小目標吧,一個億放在銀行,活期利息也夠他周遊世界了,如果稍微做個理財,年化3%,每年躺著就把幾百萬賺到手了。

小學老師退休了,上班時候工資4000元,花五萬元買套房,需要兩年左右,加上裝修。18年時間,縣城房價從600元漲到1300元,上漲了一倍,退休工資6000元,買一套縣城豪宅,需要三年退休工資。

1倍上漲只賺了5萬元,30被上漲卻賺了10個億,這個賬,做了一輩子小學老師的他是永遠算不過來的,這個賬沒人能算過來,但日子照樣還得過,縣城老師每年7萬元的退休金,也足夠每年做兩次環雄雞旅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