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经历了哪些事情?平安县城的现实原型是哪个地方?

楼上三表哥


《亮剑》中李云龙所在的晋西北地区,实际上没有平安县这个县城。

虽然《亮剑》精神应该提倡,而且总体来说《亮剑》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良心好剧,但有多处情节,的确存在夸张、拼凑情形,瑕不掩瑜,当励志爱国体裁接受一下教育还好,别当成真正的历史看。

在整个抗战历史上,晋西北地区的任何一座县城也没有被八路军攻陷过,这并不代表八路军战士不敢打硬仗,而是这种城市攻坚战意味着大量牺牲,放在当时的形势下看,八路军采取的是游击策略,积小胜为大胜,以最小代价追求日寇的减员消耗,这种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是符合历史现实的。这也与日军在晋西北驻军数量有关,当时的山西省会太原是侵华日军第一军驻地,第一军下辖有三个甲种师团——第6师团、第14师团,第20师团,看完这种兵力配备大家就会知道,别说是李云龙,晋绥军、甚至中央军来了也照样啃不动。《亮剑》中山本一木率领的特种部队原型,则是“益子挺进队”,正是他们发动了针对八路军总部的突袭行动,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他们都换上了八路军的军装,甚至连武器也“
杂牌化”,并不像电视剧中描画的那样全副特战武装。
后来这支队伍的队长益子重雄,也没有像山本一木那样被意大利炮轰死在城楼上,而是在队伍被八路军打残后调任其他部队,非但没有死在战场上,这老鬼子反而活过了一百岁,一直活到了二十一世纪。

回到电视剧中,李云龙为什么攻打平安县,当然是为了救媳妇儿秀琴!

咱老李就是这样嫉恶如仇的汉子,反映在战场上那就是绝不肯吃亏,不受窝囊气,团部被摸,媳妇儿被抢,是可忍孰不可忍!虽然是有私人恩怨的成分,但这次平安战役也试探了鬼子的深浅,锻炼了新兵们打硬仗的勇气,测试了友军的配合能力,提振了军民的抗战决心。

平安战役的背景是什么?李云龙的独立团度过了最艰难的围剿期后,化整为零,分散发展,实力不断壮大,包括什么县大队、区小队,能调动的兵员足足到了五位数之多,从量变到质变的破茧成蝶,把部队通过战斗锻打、捏合成型,总是需要一个这样的突破点。

作为团长的咱老李,肯定是没有韬光养晦的大觉悟,或者说,再好的觉悟也深刻不过赵家峪事件带来的愤怒,“有仇必报”恰是一位优秀统帅的血性体现,战略思想是战略家构建的,战役是李云龙、巴顿将军这种汉子一场一场打的,犹犹豫豫患得患失的将领天生不够格!

所以李云龙才坚决的“有仇不报非君子”,“为了救媳妇,把整个晋西北搅得天翻地覆”,凭借守城的、支援的、攻坚的、打援的打成一片的平安战役,咱老李不仅获得了蒋委员长的嘉奖令,还成功使得此次战役入选网友评出的“二战转折点”系列战役之一。


历来现实


《亮剑》第14集,李云龙为了营救被日本人劫持的妻子秀琴,在没有得到上级的号令的情况下,率独立团攻打平安县城,虽然伤亡惨重,但最终以一门意大利炮终结了战斗。而这一战也无意中牵动区内的武装力量加入其中,中央军、晋绥军、日伪军、八路军,甚至包括各县大队,区小队,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役。

《亮剑》虽有部分内容取材于真实历史,但攻打平安县城却找不到类似原型,主要有几个原因。

(1)当时的八路军不具备攻打县城的能力

这么说可能许多军迷或者历史迷不高兴,但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都梁原著提供的数据来看,此次战役,中国方面出动了1个整编旅,5个主力团,6支地方武装约2万人。日伪方面实际参战为1个大队,2个混成旅,1个守备旅约3万人。

抛开伪军不谈,单说说日本军队战斗力,满编日军步兵大队约为800到1500人不等,差不多相当于营级单位。八路军与日军大队倒是有直接对战的经历,1938年十月下旬,日军山崎大队一部在扫荡过程中与八路军遭遇,我军出动3个旅2个团,在副总司令彭德怀的督战下企图围歼,这就是著名的关家恼战役。但500日军血战两昼夜,最终在援兵的帮助下逃脱,我方声称日军歼敌400,日方统计阵亡50。而参战的八路军伤亡2000余人 。所以像李云龙一般冲冠一怒就能把平安县城打下来,几乎不可能。

(2)攻打县城与当时八路军的政策相违背

《亮剑》14集攻打县城,15集就撤出来了,究其原因就在于八路军当时并不以占据县城作为发展方向。一来日军依旧实力强大,纵然攻占也无法守住,二来八路军采用闷声发大财的发展策略,不愿意树大招风,避免招来日军的攻击和国民党的算计,所以一直采取游击战运动战的做法。当然这种现象也分场合,1938年4月晋东南反“九路围攻”作战,日军开始占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一些县城,后来被八路军打得站不住脚,退走了,八路军随之收复了辽县、黎城、潞城、襄垣、屯留、沁县、沁源、高平、晋城等12座县城,但这并非经过攻坚战收复的,算是日军主动“放弃”。

(3)攻打平安县城更像一种抗战精神

平安县城一战发生在抗战初期,当时日军势力庞大,晋绥军窝窝囊囊,李云龙冲冠一怒更像是抗日军民的一种呐喊,也是亮剑精神的一种体现。纵然敌人在强大,但我们也要亮出自己的剑。纵然同归于尽,也不苟且偷生,这就是平安一战所带来的意义。所以即使历史上没有类似的案例,文艺作品中也需要这样一个节点性的标志时间来抒发“亮剑”精神,如果一直闷声发大财,无论是艺术表现力还是渲染力都大大下降。

最后不得不说,《亮剑》虽然存在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就其水平而言,高出后来的抗战神剧一万亿光年。



日慕乡关


让我回答这个问题,实在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也只能勉为其难说一点,李云龙是土生土长的贫下中农,如果没有国民党和土豪劣绅压迫,没有日本入侵,老李也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婆孩子热炕头,忙时种地,闲时做做蔑匠活;但是,时事造英雄,老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了革命道路,把他身体里蕴藏的潜能挖掘和发挥了出来,大字不识几个的庄稼人,让堂堂国民党和横扫亚洲的日本人刮目相看,谈虎色变!李云龙打平安县城,我个人认为,不仅仅是老李救他老婆,更代表当时中国人的抱负——自从鸭片战争开始,一百年了,中国一直受外国人欺负,李云龙他们那一代人,要完成一种历史使命,就是要赶走侵略者,恢复中华民族的完整和独立自主!就像我们这一代人使命——让中国繁荣富强起来,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富裕安康!就写这么多了,文不对题还请读者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