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辞职,“闪辞族”频繁跳槽原因几何?不少人都中招了!

网络上曾流行这么一个关于跳槽原因的段子。95后:感觉不爽就离职;90后:领导骂我就离职;80后:收入比现在高就离职;70后:为什么要离职;60后:什么是离职。

年轻人一言不合就跳槽,炒老板,我们只能承认时代变了,以前"70后""80后"走过的那些路子,再放在今天的"95后"面前让他们循规蹈矩已经失去了参考意义。

一言不合就辞职,“闪辞族”频繁跳槽原因几何?不少人都中招了!

一言不合就辞职、一年换多份工作、不顺心说走就走……近年来,职场频现"闪辞族",而初入职场的90后、95后年轻人则成为了主力军。是什么让他们对一份工作如此任性?

个人原因成为年轻人频繁跳槽的诱因

"闪辞族"身上有一种特质,他们更尊重自己的意愿,也不愿委屈自己的意愿。老板们往往只看到了他们"任性地走",却忘了当初他们也是"任性地来"。因为尊重自己的内心,因为遵循自己的意愿,来去都是一个词:"我愿意"。

究其原因,年轻人跳槽的因素整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有一种原因是出于自身迷茫,初入职场,未找准自身定位,只能通过跳槽来不断尝试。第二种原因则是心理落差,"薪"事重重,"所得"与"期望"有差距。58同城最新发布的《2018年二季度人才招聘报告》显示,受第二季度的人才政策和毕业季影响,人才流动更为频繁,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四个城市同时占据支付薪酬和期望薪酬的前四位。上海地区的年轻白领期望薪酬最高达9142元/月,第二位北京为9011元/月,第三位深圳为8918元/月。随着生活成本的提升,对薪酬的追求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这也是通过跳槽方式有效获取的一个条件。

一言不合就辞职,“闪辞族”频繁跳槽原因几何?不少人都中招了!

还有一种最任性的理由就是说走就走,全看心情,"老板,我和女朋友分手了,心情不好,不想干了!""领导总是下班后布置任务,累惨了,不想干了!""公司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没动力,不想干了!"……种种表象看起来都是任性的结果,但究其原因,如果因为这么简单的理由就放弃了一份工作,也恰恰证明这个工作本身就缺少对当下年轻人的驱动力。

企业方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职场人不安分,流动性越来越大也不能全把原因归结为年轻人的任性。企业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职场人在一份工作中不光需要一份不错的收入满足生活,更期待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成长和发展。一些企业不重视员工培养、工作内容与面试时承诺的有相当大的差距等行为都让员工看不到希望,从而萌生离开的想法。毕业于上海某知名大学的女生小Q进入了上海一家企业的营销部门,入职没多久,她就发现自己和顶头上司"气场不和"。"她总让我做一些毫无价值的工作,还经常让我取外卖,这跟市场营销有什么关系?完全没有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真的没什么意思。"小Q说,因为公司的薪酬和业绩直接挂钩,而她被琐事萦绕,只能靠基本工资生活,连房租都需要家人支援。

一言不合就辞职,“闪辞族”频繁跳槽原因几何?不少人都中招了!

在走上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时,求职者从了解到驾轻就熟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而"闪辞",会让职场人将之前获得的不牢固的经验反复清零。有人说年轻是本钱,试错成本低,然而这些体现在工作履历中,很有可能给用人单位留下不专一的印象。因此,稳妥起见,还是尽量避免"闪辞"行为。

对此,58同城招聘负责人指出:职场中,合理的人员流动是有正常且必要的,但频繁的跳槽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负面影响,当然这不排除遇到试用期时发现工作与与期望不符的及时止损行为。为了降低试错成本,求职者在面试前就对目标职位和公司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十分必要。

求职是个流程较长的环节,在看到理想的职位信息或接到面试邀约时,就可以通过58同城的 "职位问答"、"公司点评"来了解工作内容,企业文化,薪酬待遇和工作体验相关的信息,"微聊"功能还能直接与HR沟通,了解你所关心的如企业培训、用人制度等其他利益相关信息。

求职就像谈恋爱,前期充分了解彼此的脾气秉性,提前了解是不是那个"对的人",才能确保后期的磨合顺利、关系长久。有了这套职场哲学,你还会为"闪辞"而焦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