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辭職,「閃辭族」頻繁跳槽原因幾何?不少人都中招了!

網絡上曾流行這麼一個關於跳槽原因的段子。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80後:收入比現在高就離職;70後:為什麼要離職;60後:什麼是離職。

年輕人一言不合就跳槽,炒老闆,我們只能承認時代變了,以前"70後""80後"走過的那些路子,再放在今天的"95後"面前讓他們循規蹈矩已經失去了參考意義。

一言不合就辭職,“閃辭族”頻繁跳槽原因幾何?不少人都中招了!

一言不合就辭職、一年換多份工作、不順心說走就走……近年來,職場頻現"閃辭族",而初入職場的90後、95後年輕人則成為了主力軍。是什麼讓他們對一份工作如此任性?

個人原因成為年輕人頻繁跳槽的誘因

"閃辭族"身上有一種特質,他們更尊重自己的意願,也不願委屈自己的意願。老闆們往往只看到了他們"任性地走",卻忘了當初他們也是"任性地來"。因為尊重自己的內心,因為遵循自己的意願,來去都是一個詞:"我願意"。

究其原因,年輕人跳槽的因素整體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有一種原因是出於自身迷茫,初入職場,未找準自身定位,只能通過跳槽來不斷嘗試。第二種原因則是心理落差,"薪"事重重,"所得"與"期望"有差距。58同城最新發布的《2018年二季度人才招聘報告》顯示,受第二季度的人才政策和畢業季影響,人才流動更為頻繁,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這四個城市同時佔據支付薪酬和期望薪酬的前四位。上海地區的年輕白領期望薪酬最高達9142元/月,第二位北京為9011元/月,第三位深圳為8918元/月。隨著生活成本的提升,對薪酬的追求也在情理之中,因此這也是通過跳槽方式有效獲取的一個條件。

一言不合就辭職,“閃辭族”頻繁跳槽原因幾何?不少人都中招了!

還有一種最任性的理由就是說走就走,全看心情,"老闆,我和女朋友分手了,心情不好,不想幹了!""領導總是下班後佈置任務,累慘了,不想幹了!""公司食堂的飯菜太難吃了,沒動力,不想幹了!"……種種表象看起來都是任性的結果,但究其原因,如果因為這麼簡單的理由就放棄了一份工作,也恰恰證明這個工作本身就缺少對當下年輕人的驅動力。

企業方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然,職場人不安分,流動性越來越大也不能全把原因歸結為年輕人的任性。企業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職場人在一份工作中不光需要一份不錯的收入滿足生活,更期待在這個平臺上獲得成長和發展。一些企業不重視員工培養、工作內容與面試時承諾的有相當大的差距等行為都讓員工看不到希望,從而萌生離開的想法。畢業於上海某知名大學的女生小Q進入了上海一家企業的營銷部門,入職沒多久,她就發現自己和頂頭上司"氣場不和"。"她總讓我做一些毫無價值的工作,還經常讓我取外賣,這跟市場營銷有什麼關係?完全沒有學習和提高的機會,真的沒什麼意思。"小Q說,因為公司的薪酬和業績直接掛鉤,而她被瑣事縈繞,只能靠基本工資生活,連房租都需要家人支援。

一言不合就辭職,“閃辭族”頻繁跳槽原因幾何?不少人都中招了!

在走上一個全新的工作崗位時,求職者從瞭解到駕輕就熟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而"閃辭",會讓職場人將之前獲得的不牢固的經驗反覆清零。有人說年輕是本錢,試錯成本低,然而這些體現在工作履歷中,很有可能給用人單位留下不專一的印象。因此,穩妥起見,還是儘量避免"閃辭"行為。

對此,58同城招聘負責人指出:職場中,合理的人員流動是有正常且必要的,但頻繁的跳槽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還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造成負面影響,當然這不排除遇到試用期時發現工作與與期望不符的及時止損行為。為了降低試錯成本,求職者在面試前就對目標職位和公司進行全面客觀的瞭解十分必要。

求職是個流程較長的環節,在看到理想的職位信息或接到面試邀約時,就可以通過58同城的 "職位問答"、"公司點評"來了解工作內容,企業文化,薪酬待遇和工作體驗相關的信息,"微聊"功能還能直接與HR溝通,瞭解你所關心的如企業培訓、用人制度等其他利益相關信息。

求職就像談戀愛,前期充分了解彼此的脾氣秉性,提前瞭解是不是那個"對的人",才能確保後期的磨合順利、關係長久。有了這套職場哲學,你還會為"閃辭"而焦慮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