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幹部上門請85後年輕人才參選,武漢選拔「能人」帶羣衆向前奔

村干部上门请85后年轻人才参选,武汉选拔“能人”带群众向前奔

新洲區潘塘街陳玉村黨支部書記張文喜(右)到貧困戶家走訪。 通訊員供圖

長江日報融媒體10月24日 “小丁書記年輕有幹勁,她當帶頭人我們信得過!”近日,武漢市新洲區潘塘街謝畈村村民李志平談起該村新當選的黨支部書記丁程程,豎起了大拇指。在武漢市正在進行的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中,武漢要求充分利用換屆契機,加強基層“頭雁”隊伍建設,充分運用近年來武漢實施“紅色三鄉工程”等工作成果,打破地域、行業、身份等限制,選拔一批發展能人和治理能人充實基層帶頭人隊伍,團結帶領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近期,新洲區潘塘街作為全市換屆試點街道之一,圓滿完成村黨組織換屆試點工作。

村幹部上門把85後年輕人才請回參選

村“兩委”換屆期間,潘塘街拓展選人視野,動員和鼓勵黨員大學生、大學生村官等各領域優秀人才積極參選村“兩委”幹部。從該村走出、在外從事教育工作的丁程程漸入大家的視野。

85後丁程程畢業於湖北師範大學,在校期間品學兼優,畢業後一直從事教育與教務管理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語言表達、組織協調能力強。

回憶起參選經歷,丁程程記憶猶新,上月一天清早,潘塘街道領導、駐謝畈村村幹部一行來到丁程程在武漢的家中。“村裡換屆選舉,想請你回村競選‘能人書記’。”

聽到這句話,丁程程覺得突然又驚喜,“我沒有這方面工作經驗,回老家當書記能行嗎?”面對丁程程的顧慮,村幹部黃國興耐心講解換屆政策,分析成長空間,並於此後多次電話聯繫,積極鼓勵、動員,丁程程慢慢有了底氣。

在村幹部和親朋好友的鼓勵下,丁程程踏入謝畈村會議室,看到父老鄉親眼中期盼、關愛的眼神,她百感交集,振作精神積極參選。“父老鄉親看著我長大,如今他們需要我,我不能辜負眾望,在農村,一樣可以實現自我價值!”丁程程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

“治理能人”繼續帶領班子強村富民

在新洲區潘塘街陳玉村“兩委”換屆中,在黨員群眾一致擁護下,張文喜繼續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表示,將繼續努力,帶領全村人向前奔。

張文喜今年46歲,是陳玉村土生土長的農民,也是武漢市出席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一名基層農民代表,多年來豐厚的治村實績是他連任村黨支部書記的主要原因。

2011年7月在陳玉村黨組織換屆中,張文喜當選黨支部書記後,以不服輸的精神,帶領全村人民苦幹、實幹、創新幹。

張文喜帶領陳玉村黨支部一班人抓好強村富民、產業扶貧,通過幾年的努力,在丘陵坡地建起千畝早熟桃基地、500餘畝的油茶基地,現如今集體經濟年收入可達13萬元。如今的陳玉村經濟、社區、文化、生態實現了全面可持續發展,村黨支部連續五年獲得區街紅旗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發展能人”再成鄉村振興領頭雁

“支部書記好當家,人見人愛大家誇;種田不脫鞋和襪,土地流轉有錢拿……”近年來,這首打油詩在新洲區潘塘街羅楊村廣泛流傳,這是村民對該村現任黨支部書記羅治金由衷的誇讚。

在羅楊村,一幢幢新建樓房鱗次櫛比,處處綠意盎然。“幾年前,這裡還是殘缺破敗、滿目荒蕪的窮村子,多虧了‘回鄉能人’羅治金。”一位村幹部說。

羅治金高中畢業後,外出在建築行業務工,事業有成。1998年,懷著回報家鄉的情懷,他放棄了高薪職位,回鄉創業,先後辦起養殖場、魚塘、養殖合作社。2011年,當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羅治金謹遵對村民的承諾,一心一意忘我工作,為村子引進三色天香公司等企業,創辦了湖北省名貴樹木苗圃選育基地,還先後建立了產業園區和生態觀光園、民俗村。在他的帶領下,羅楊村450餘人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勞動人口獲利200萬元。

在羅楊村“兩委”換屆中,羅治金獲高票支持、連任村黨支部書記後說:“感謝各方信任,相信再過幾年,一個更美更幸福的羅楊村會出現在大家面前。”(記者宋磊 通訊員肖何 董晶晶 王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