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像个小丑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像个小丑

01

昨天,有位朋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低学历的人和高学历的人,能不能平等对话?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问题,我不知该如何回答。

关于如何交朋友,这本就是一个很庞大的话题,与每个人的经历、阅历和性格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很难用一些确定的字眼来诠释这个问题。

但我思考了一下,还是给出了回复:朋友靠的是三观契合,任何关系都需要势均力敌。

无论是朋友关系,亦或是情侣关系。需要的都是双方的势均力敌,没有了这层关系,很难维系和谐的状态。

很多人为了维护这层关系,选择了合群这种中庸的生活态度,不愿意把自己打磨得熠熠闪光。即使是金子也只能甘于平庸,泯然于世。

不得不承认,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和谐,这其中包括不得已维系的某些关系,或为了生存,或为了工作,或为了梦想。

渐渐地,我们学会了伪装和强颜欢笑,学会了所谓的“合群”。

在大学中,为了结交人脉,参加各种社团,努力交流、沟通,哪怕自己不喜欢;在工作中,为了合群,要不吝言辞,学会伪装真实的自己;在社会中,为了能与优秀的人交朋友,学习自己并不喜欢的领域,说着自己并不擅长的话语。

这些,我们都会面临,并且无法抗衡,但在这些无可奈何的社会生存法则之中,我们能否为了自己而快乐的生活呢?

没有必要的群不必合,没有必要的人不必交,没有必要的关系不必去维系。生活已经如此不易,为何不能取悦自己?

02

不值得的人不留恋,不值得的事不纠结。

大学时的一位朋友,是个姑娘,喜欢一个男生很多年。大二的圣诞节,女孩鼓起勇气,向男孩发了微信,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但男孩却拒绝了。

女孩伤心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她没有放弃,一直追到大四,这中间,她为男孩卷了头发,化起了妆,穿上了高跟鞋,只因为男孩喜欢这样的姑娘。

但最终,男孩考上了外省的研究生,在毕业那年,男孩找到她,希望她以后不要再喜欢自己了,因为我真的不喜欢你。

从那之后,女孩再也没有联系过男孩,现在,她在长沙工作,男孩在哈尔滨,他们删除了彼此的联系方式,女孩说,现在想想,我不后悔,只是如果现在让我选择,我不会再爱的那么卑微了。

我们以为的付出,不过是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别人罢了。最后的最后,伤害了自己,别人却一笑而过。

学着放手,对那些出现在生命里,但却不是那个对的人,说声再见,不留恋,也不必怀念,他们只是漫长旅途中的匆匆过客,若干年后,我们会毫不经意地想起这个人,淡淡一笑。

为了迎合别人,我常常将就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去纠结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越长大越明白,不必要的迎合和将就,是在浪费时间,最后,只会让自己更佳狼狈不堪。

越长大越明白,想给生活做做减法,取悦取悦自己,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03

喜欢把“重启试试”“不行就分”这类词挂在嘴边的人,其实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定见而形成的懒惰:贪图简单粗暴而懒于调试和经营,这样无论换多少个对象自己都不会有成长。最终而演变成的对人和事的不耐烦,其实都只是因为厌倦自己。

当我们开始放弃那个将就的自己,学会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纯粹的快乐。

爱自己或重视自己,不是表现在朋友圈的状态中,也不是在扣扣空间的状态里,放心里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每个人都被很多人爱着。没有谁得到的爱就应当比谁少,也没有人必须被爱得天经地义。

工作的时候,做好本职工作,配合好同事,做好计划,和领导沟通,在工作之外,提升技能,无需讨好和巴结,也会收获升职加薪。好的上司看重的是能力,而绝非拍马屁的虚伪。

社交中,和聊得来的人交谈,和志趣相投的人交往,即便是优秀的人,也是值得学习和交流的,并非只是为了虚荣,反而,我们会遇到真心的朋友。

回想写公众号这几年,我在网络上接触了太多形形色色的人。我曾妄图和每个人成为朋友,和每个人讲道理,至少希望能把他们拉到同一水平来对话。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取悦这些人毫无价值,一旦发现是傻逼,第一时间拉黑才是最优解,双方都能图个清净。

当我们开始爱自己时,我们才会发现,生活不止苟且和迎合,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多给自己一些鼓励和拥抱,一定不要委屈自己,而忘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唯有取悦自己,内心会得到极大满足,这才是最酷的事了。

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像个小丑

与其拼了命鹤立鸡群,不如努把力离开那群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