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國古代《禮記》的討論

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後,除了由叔孫通建立了政治制度外,由春秋戰國時期下來的,經過秦朝到漢朝為止,中國的文化被攔腰斬了一刀,叔孫通建立的是政治制度,沒有建立文化制度,我們現在讀的四書,五經等等,都是在秦始皇的時候,沒有被燒光的,由沒有被殺的讀書人找出來和背出來的,是漢朝重新建立的。所以有的地方,不一定和當時的原書完全一樣,難免會有背錯的地方。

關於我國古代《禮記》的討論

漢朝開始的時候,文化沒有建立根基,到漢文帝時,由於漢文帝和他的母親崇拜道家老子的思想,所以有的學者提出要定禮,就遭到了漢文帝的反對,漢文帝那個時候的文化制度,是主張政簡刑清,完全是老子的思想,儘量的簡化,不主張繁瑣,這就是有名的“文景之治”。到了漢武帝時,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中國文化系統,而且是外儒內法,兼用法家的思想。

關於我國古代《禮記》的討論

墨子就反對儒家的定禮,認為這都是繁文縟節,其實孔子,孟子對於過分的禮也是不大讚成的。按照《禮記》的要求,真是特別繁瑣,我們現在這樣站,這樣坐都是不對的,講話,走路,站,坐,穿衣,生活上的一點一滴,都得小心翼翼,連笑都不能哈哈大笑,不能露齒,你說痛不痛苦?

關於我國古代《禮記》的討論

三國時期,曹操和袁紹準備在中原大戰,郭嘉對曹操說,不用擔心袁紹,袁紹一定會失敗,因為袁紹是個公子少爺,出出講規矩,到處都要擺架子,而主公你,從不講究這些,體任自然,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大家就都願意合作,這是成功的有利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