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上演「開學慌」哭笑不得,家長「內心戲」技高一籌!

跟你們說一個恐怖故事......

大中小幼學生,開學了!

那不應該是家長們的“解放日”嗎?該開心才對呀!

實則不然!

熊孩子上演“開學慌”哭笑不得,家長“內心戲”技高一籌!

且不說,幼兒園一起陪哭的家長們,上演一場母子(女)抱頭痛哭的離別戲碼,就各個幼兒園(尤其是小班)裡哭聲震天的陣仗,著實讓人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

不過對與見慣各種場面的成年人來說,家長們最擔心的倒不是孩子入學的不適應,因為這是可以通過提前準備來緩解的。

熊孩子上演“開學慌”哭笑不得,家長“內心戲”技高一籌!

就比如,對於剛入園的寶寶們,入園焦慮症嚴重只需要在真正開學前,提前帶孩子熟悉環境,實在不行,循序漸進,從每天2小時到4小時,循序漸進。

不過,家長應確認立場,如果家長一副難捨難分的模樣,孩子將更難獨立。

家長們最擔心的,怕是每年開學,各類商家會打著“迎新”、“新學期新氣象”的噱頭花式營銷,防不勝防。

或多或少的受周邊環境影響,低年級學生或直接或間接的向家長索要新書包、新文具、新衣服等;

高年級學生則是被更新迭至的手機、ipad、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吸引,為了刺激消費更是打出分期消費、分期付款等模式,見縫插針。

熊孩子上演“開學慌”哭笑不得,家長“內心戲”技高一籌!

此時的父母們更應該顯示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修為。

強行要求,大抵都行不通的,所以,我們只能智取。

關於新學期消費問題,小海君跟大家一起探討探討。

小學篇:花錢可以,合理分配更重要!

孫女士的兒子小年今年小學三年級,是一個個性要強的孩子,活潑好動的年紀,對運動極其熱衷,尤其鍾愛輪滑,隔三差五便約上小夥伴一起在廣場上練習翫耍,看到小夥伴的新版輪滑鞋特別喜歡,忍了一週最終還是向媽媽提出想換輪滑鞋的要求。

熊孩子上演“開學慌”哭笑不得,家長“內心戲”技高一籌!

孫女士思索片刻,答應小年的要求,但是提出一個條件。

先是問了孩子幾個問題。

“小年,你每天的零花錢是多少?”

“5塊。”

“那麼,一個月是多少?”

“嗯,150塊。”

“對,媽媽可以答應你買輪滑鞋,但是因為你腳上的明明還比較新,所以,你想要買新的就必須要有取捨,你說的那款輪滑鞋,350元左右,媽媽可以支持你50元,等你攢到150元,媽媽可以提前將350元給你,但是剩下的150元,還是需要從你的零花錢里扣除,你答應的話,我們就達成協議,男子漢要講誠信!”

“......陷入思考”

“你也可以等想好了,再告訴我。確定你是否真的需要。”

“隔天,小年與孫女士達成協議。”

母子對話

不是一時興起,讓孩子懂得思考和選擇,錢有時也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

中學篇:如何婉轉做到合理約法三章!

手機日漸普及,玩手機的孩子越來越多,怕孩子沉迷遊戲,耽誤學業,既然阻擋不了又不能強來(青春期孩子容易生出逆反情緒),合理溝通,正確管理。

當孩子提出換手機要求時,需提前跟孩子約法三章,一旦制定必須嚴格執行!

小學篇的教育同樣適用,換可以,但不能全部由家長無償替換。或合理分配零花錢,或通過自己的努力、勞動或獎勵獲取。

熊孩子上演“開學慌”哭笑不得,家長“內心戲”技高一籌!

合理使用手機時間和手機軟件(這點可以通過一些監控和限制軟件,不過需要跟孩子達成協議,雙方知曉,切不可單方執行)。

“既然都是分期,就讓我來做那個放款人”這未嘗不是一個方式,提前消費觀念並非全無可取之處。

都是讓孩子明白有效運用手機、任何事情都不是不勞而獲的道理,只是途徑方式不一樣罷了。

大學篇:想要的東西,自己掙!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放眼世界歷史,想要改變命運,知識都是最有力的力量。所以,我們的父母從小到大,都嚴格要求我們,要以學業為主。

那麼,我們還哪有時間兼職打工?

哪有時間自己掙錢?

怎麼可能自己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錯了!

熊孩子上演“開學慌”哭笑不得,家長“內心戲”技高一籌!

首先,並非只有做兼職,打工才能掙到錢,觀念上,你就犯了很大的錯誤!

在這裡,父母的教育就尤為重要!

小時候,我們的壓歲錢都是捂不到5分鐘,或強迫或主動的交到媽媽的手中。

其實,這時你已經錯過一個教育孩子投資理財的好時機。

法國消協對全國的一項調查顯示,75%的父母認為定期給孩子一筆“私房錢”並做出某些消費限制,更有利於培養孩子“計劃用錢”的本領,學會明智、科學地“理財”。6歲的孩子每年平均從家長那兒得到600法郎。

從小設立賬戶,合理投資。

想要的東西可以通過投資得到,孩子既得到學習,也會發現錢來之不易。

當了別人幾十年的兒子(女兒),我們第一次成為了爸爸,成為了媽媽,孩子的成長,爸爸媽媽們何嘗不是在學會如何做好父母這個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