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朱棣奪位成功的六大原因

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從起兵到謁陵即位,僅僅用了不到四年時間。他何以利用天下一角的藩王勢力擊敗掌控天下兵馬錢糧和正統名義的建文皇帝?

一,起兵有名

燕王起兵反抗朝廷的名義是“清君側”,是“靖難”,為國家除去奸佞。朱元璋定下的制度的國家的憲法,是不容更改的。諸皇子封藩建國,統帥軍隊,就是朱元璋在《祖訓錄》中定下的規矩。建文帝竟然聽信齊泰、黃子澄等宵小之徒的讒言進行“削藩”,對諸王皇叔進行迫害,這不是違反國家憲法嗎?而且很多“削藩”而栽贓諸王的罪名都是“莫須有”的,比如逮捕周王的原因是周王的兒子告密周王謀反,但是其實這個告密的兒子,也就是建文帝的堂弟年方十歲,十歲兒童告密自己父親謀反,豈不是笑話。根據《祖訓錄》,當朝廷出現奸佞,諸王有權起兵。那麼,修改祖制就是最大的奸佞,燕王起兵有名。

朝廷卻一直沒有宣佈燕王是謀反,燕王是罪宗。建文帝還一直告誡朝廷的將領,不要傷害朱棣本人,防止天下人說他殺叔叔。

靖難之役,朱棣奪位成功的六大原因

二,燕王為長

朝廷有奸佞。其他藩王都順從,為啥燕王要出頭呢?為啥建文帝就盯上燕王了呢?因為燕王為長。朱元璋封建諸王,北方和西北的幾位王爺兵權、財權都很大,稱之為“塞王”。截留當地稅收養兵數萬,都有這些王爺節制,是朝廷最大的威脅,建文帝當然著重關照,但是當時,秦王(老二),晉王(老三)都死了,燕王(老四)就是實質的最年長的王爺,威望也最高,在諸“塞王”中就更加是建文帝的眼中釘了,催逼他也最急,於是他被迫起兵。

三、燕府班底

燕王由於年長,在朱元璋統一中國時期就開始封王建府,建立自己的班底,再經過數次北伐蒙古形成並鍛鍊了自己的班底、人脈。這些人都希望成為從龍功臣,而不願意成為罪王的下屬,所以死力為燕王出力。朝廷這邊,經過朱元璋的清洗,明初的開國大將凋零殆盡,統兵的將領也多為勳舊的後代,未曾經歷戰陣,有過實戰經驗的也就一個李景隆,也還是朱棣的親戚,朱棣被滅他是大功,他被朱棣打敗他也是大功。

四、燕王戰略

其實朝廷的軍力、財力一直比燕王府的強。如果拼消耗,燕王遲早完蛋。燕王經過三年的戰爭,雖然屢戰屢勝,但仍被朝廷逼迫在北京周圍。燕王也看清了這樣作戰的結果,肯定是被朝廷耗死。於是決定賭一把,利用燕王府、寧王府的起兵,奇襲突進,避開朝廷的重兵防線奮力向南,不攻重鎮,不佔名城,直接兵臨南京城下。建文君臣一時亂做一團、毫無主意,其實建文帝只要移駕,而不是自殺,則燕王及時佔領南京,建文帝調集勤王軍隊,再切斷燕府的補給,則燕王也必敗無疑。建文帝書生氣太重,認為國都城破,君王自焚才是古禮,才給燕王一個莫大的便宜。

靖難之役,朱棣奪位成功的六大原因

朱允炆像

五、藩王的利害

朝廷和燕王府的戰爭。對於其他藩王,尤其是有兵權的幾位“塞王”來說,朝廷贏了,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燕王贏了,按照燕王的宣傳,或許他們還能重新過上好日子。但攝於朝廷的正名威力和朝廷的兵馬錢糧眾多,在開展初期,他們是表示支持朝廷的,只是實際保持中立罷了。寧王,名為被燕王挾持,其實暗自是願意跟隨燕王的,畢竟“平分天下”的許諾是吸引人的,否則,他的寧府騎兵,怎麼也是聽從他的命令,燕王能挾持他一時,不能挾持他幾年。谷王也不能為燕王打開南京城門。

六、百姓、百官有利

在百官看來,這場戰爭是朱家內部的奪位之戰,和官員的操守本無太多關係,官員忠於朱姓皇帝就可以了。雖然朝廷上有很多諸如方孝孺的大臣選擇為朝廷殉葬,但是大面上,投降燕王的更多。

燕王先去拜謁明孝陵,也是爭取天下人的一種姿態,我捍衛憲法,無愧於太祖皇帝。百姓看到這些,官員們又都競相歸順,有怎會過於執著跟隨建文皇帝。

靖難之役,朱棣奪位成功的六大原因

北京:明十三陵長陵“朱棣”雕像

總之,燕王是擺平了名義、有班底、有能力、有給予了實際的恩惠。做的是“有裡子、有面子”。所以,篡權成功也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