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师之作《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技艺的变化

舆论说:

在《美队3》扫荡下,多少人错过了这部大师之作。

Finding my secret garden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师之作《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技艺的变化

影片详情:老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是个外冷内热的老人,看起来严肃古板,其实心怀热血。影片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师之作《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技艺的变化

该片于5月6日和《美队3》撞档上映,票房惨淡,累计只有366万。相比《美队3》56%的排片率,《百鸟朝凤》的排片只有1.5%。以至于后来制片人方励微博直播下跪磕头,恳求院线经理在接下来的周末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师之作《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技艺的变化

张艺谋说:没有他就没有我的红高粱。

马丁·斯科塞斯说:他是一位真正的电影巨人。

他,就是本片的导演,吴天明。

吴天明,1939年12月5日生于陕西三原,中国内地男导演。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师之作《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技艺的变化

1984年执导影片《人生》,获得了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88年导演了电影《老井》,获得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第七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1994年执导《变脸》,获得1995年华表奖最佳对外合拍片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13年9月凭借电影《百鸟朝凤》在第2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师之作《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技艺的变化

2014年3月4日中午,吴天明因心梗离世,享年75岁。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了,

但在中国电影崛起的八九十年代,

是他托起了中国“第五代”(真正的)导演。

是他支持陈凯歌去无所畏惧的拍电影。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师之作《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技艺的变化

是他不等电影审批手续下来,

凑了四万块钱让张艺谋先去中了百十亩的红高粱。

在吴天明领导下的西影厂,

拿遍了国际大大小小近四位数的奖项。

而他自己,也是一名优秀的

“第四代”电影人。

网友说:电影从唢呐师傅焦三爷收徒开始,我们好像大致就能猜到结尾,就像我们自己没有见证过唢呐匠的辉煌时刻,而只知道这门技艺现在濒临凋落一样。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师之作《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技艺的变化

整部电影就像一个预言,预示着唢呐这门营生在时代的潮流中被人遗忘;《百鸟朝凤》就是唢呐匠吹给焦三爷、吹给自己、吹给时代变迁中许许多多消失的技艺和文化的哀乐。看电影的时候不禁在想,为何在我们眼里,只有那些西洋管弦乐才称得上是高雅艺术?同样历经时代的检验,为何我们的艺术在消失而西洋艺术却能传播到世界各地甚至成为学识、品味、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师之作《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技艺的变化

如果这样问大致也能明白了,管弦乐的出身在西方的群体定位便是贵族、有钱有势的人;而我们的艺术来自于普罗大众,从劳动中来。当我们在城市化的发展中越来越远离土地远离孕育和发展出民间艺术的故土,艺术失去了土壤难以为继,只能靠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唤醒沉睡的记忆。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师之作《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技艺的变化

历史需要传承,

真正的传承是生命与灵魂的坚持,

不要等他们消失才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