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新華三、英飛特 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濱江造」

昨天上午9點,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在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實行24小時通車、通關。同一時間,記者從高新區(濱江)獲悉,在這項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中,竟可以找到許多“濱江造”的蹤跡。比如綜合安防系統,又比如信息化建設,甚至是大橋照明工程,都有高新技術企業貢獻技術力量。

海康威視 多項智能創新應用助力一站式通關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在通關模式上採取“三地三檢”,三地口岸由三地政府各自負責設立和管理。珠海、澳門之間首次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創新模式。

在珠海公路口岸,一輛車順利通過海康威視助力建設的車輛通關監管核放系統,完成了“一站式”通關。在這個過程中,這輛車完成了核驗——高清攝像機對車牌信息進行識別;人臉攝像機自動進行身份驗證;利用線陣相機高速掃描的成像特點,用180°超大視場角,對各種車型實現無死角檢測,達到反藏匿和反偷渡效果。

通俗地講就是掃車牌、刷臉認證和查車底盤。

但是,港珠澳大橋往來粵港澳三地的車輛,這就意味系統要同時支持對三地車牌及司機座位不同制式的識別。為此,海康威視收集了港澳各類車牌5萬張,現場模擬3萬個過車樣本提高車牌識別率;同時,通過功能定製,靈活地切換不同攝像機以最佳視角提供畫面。值得一提的是,用反藏匿系統代替人工核驗,平均過車時間從三分鐘縮短至數秒。

據悉,除通關係統外,海康威視還有不少解決方案應用於其他業務系統中。

新華三 為大橋海量信息打造“數字化高速公路”

據瞭解,新華三運營總部位於濱江互聯網經濟產業園,作為港珠澳大橋信息化建設的核心解決方案供應商,企業承擔了大橋90%以上的IT基礎架構建設,保障業務系統長期穩定的運行,包括智能弱電管理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應急指揮系統、人工島智能化系統、智能停車場、旅檢中心、口岸貨檢以及海關、邊檢、警務等。

據介紹,從2013年起,新華三就介入了大橋信息化建設的設計環節,“大橋涉及海關、邊檢等十幾個部門的三地聯動,工程非常複雜。”以人貨通關為例,通過前端設備檢測匯聚的信息,需要在多個系統之間交互並應用,“我們做的就是建設一條‘數字化公路’,讓各方彙集的信息‘車輛’可以順暢高速穩定地通行。”

據參與大橋建設的新華三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大橋建設過程中,實際需要的技術困難,會倒逼數字技術創新,“我們的硬件設備,幾乎都安裝在人工島上,後期運維有很大難度。”為此,公司為大橋搭建了SDN智能網絡平臺;同時,針對港珠澳大橋複雜的運維環境,量身定製了遠程運維服務,當出現問題時,新華三位於北京和杭州的技術專家可以第一時間介入診斷,快速響應,整體網絡維護成本降低了50%。

英飛特 防鹽霧腐蝕技術點亮海上通道

入夜,港珠澳大橋的燈光點亮粵港澳三地間的海灣。據悉,在大橋照明工程中,照明電源就是由英飛特電子參與供應的。

“跨海大橋對照明要求非常高,不但要防雷、防水,還要防鹽霧腐蝕。”英飛特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說,為此,英飛特供應了智能可編程EBD系列和恆流EBC系列LED驅動電源產品。

英飛特是一家從事LED驅動電源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LED驅動電源銷售規模位居全球前列。

最近,杭州60條城市道路完成增亮,這背後也有這家公司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