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执纪审查“空白点” 昆明市纪委市监委落实预警制度

今年以来,昆明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纪检监察工作提示预警制度,创新方式方法管控风险,注重预警在前,强化执纪加速,全力消除执纪审查“空白点”,持续提升党风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水平,切实提高提醒预警工作机制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效用,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示预警,破除“零报告”“零受理”。下发《工作提示预警通知》,重点监督检查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市纪委监委有关文件要求、会议精神、工作部署、领导批示贯彻落实不力;监督执纪问责和审查调查处置各项工作中指标排名靠后、差距较大等情况;群众诉求录入、超时未办情况等及时启动工作提醒预警。市纪委监委对14个县(市)区存在县管干部执纪审查空白点,派驻纪检组“零立案”,3家未处置问题线索的情况进行工作通报、警示谈话;对扶贫领域“五项工作机制”“零报告”、云南省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五级联动监督平台“零受理”的多家单位亮起警灯,有力有序推进监督执纪,确保审查调查工作无遗漏。

廉政预警,严防干部“带病”提拔。依托廉政档案管理系统,精准运用“机制+科技”模式,系统掌握领导干部基本情况、配偶子女情况、经济收入支出情况、纪律处分情况等,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视情况提出处置意见,对有苗头性、倾向性的进行关爱提醒;个别问题严重的,列为高危人群,同时系统还将以四种不同的颜色对领导干部进行预警管理,点击预警模块可查看预警原因,为分析研判提供支持。嵩明县运用廉政系统为142名领导干部出具廉政报告,廉政审查2132人次,对任前“廉政体检”不过关13名领导干部暂缓使用或停止考察,既避免了人工分析和甄别的困难,还能有针对性地抓早抓小,严防干部“带病”提拔。

网络预警,提升督执纪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化手段,解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与日常监督脱节、过程监督真空,警示提醒不到位,农村基层一线监督乏力、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等问题,争取让信息“多跑路”,提升纪委监委监督执纪工作效率。晋宁区纪委依托互联网,开发建设了综合数据监管平台,包含党风廉政建设、专项纪律检查、基层廉政建设、内部监督管理四个子系统,实现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单位、监督事项全覆盖,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纪律、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农村基层“三资”以及纪委机关内部进行全方位动态预警、监督,不断提升执行效率。

平台预警,强化资金监管预警。运用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对民生资金的使用情况、数据异常情况、资金拨付超时预警、投诉管理等方面开展网上监管,切实加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安居工程、扶贫、强农惠农等民生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民生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寻甸县通过整合县财政局、县审计局、民政、人社、扶贫、银行等多部门,对民生资金的下达、拨付、转拨、发放、公示等工作进行预警监管,对录入信息不准确等18个问题预警提示,督促责任部门按期拨付民生资金886.7544万元,立案查处涉农惠农资金案件10件,处分14人,涉及惠农资金58万余元,让涉强农惠农资金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预警机制的建立运行,明晰和压实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及时对各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做出提示预警,降低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全面加快扫除执纪审查空白点提供了制度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