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国企工作的临时工,他们的路在何方?

用户6661084189149


国企里的临时工一般是指劳务派遣员工,这些人和正式员工相比主要差别就是签订合同的对象不一样,劳务派遣员工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派遣到国企里工作的,而正式员工是和国企直接签订合同的。

而更让两者体现出差距的是工资福利上的不一样。虽然国家规定劳务派遣员工要用在临时性、辅助性的岗位上,并且要“同工同酬”。但基本上没有企业会这么做,很多企业在工作内容上并不区分派遣员工还是正式员工,并且工作强度上都一样,但是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就是比正式员工低,福利就是比正式员工差,升迁机会更是少得可怜。而劳务派遣员工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久了,自然心里就会有困惑,看不到前途。

对于这些人,我的建议是:

一、如果对工作内容和环境满意,还希望继续留在企业,那就看看能不能等到“转正”的机会,或者等到企业有进行社会招聘,当然,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有些企业两三年就会有一次,有些企业从来没有过,而且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

因此不要将太多希望寄托于此。

二、如果对工作并不满意,那就要做好离开的准备。如果还没有能力出去找到更好的工作,那就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为将来打基础;如果已经有能力了,那就尽快离开吧,不要眷恋国企的名头和安逸稳定的环境。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还是建议将临时工岗位作为一个过渡,呆个一两年就要离开了,因为在国企的环境里呆久了,容易失去斗志,最后如“温水煮青蛙”一般,再也没有离开的勇气和能力了。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临时工!!!

由于最近十多年,一直在外企、民营企业工作,脑中对身份的概念早就很模糊了,甚至感觉临时工这个概念早就应该消失了。

还记得我在国企工作的时候,已经是15年前了,那时大家还挺在意身份问题的。因为不同的身份,相差的待遇太大了。在编人员相比编外人员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时每逢年节的时候,国企都会发一些米、面、粮、油,同样是在一起工作,在编人员去领,但是对不起编外人员没有。

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在编人员与编外人员的区别呢?或者说正式工与临时工之间的差异呢?主要是计划经济年代,一个单位或部门职能确定后,工作量相对确定,于是确定了人员数量。但随着发展,业务的增加,人员不能工作需要,可是确定的人员数量不能增加,于是临时工出现了。

但自1993年《劳动法》出台后,尤其是2001年《三项制度改革》、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企业中理论上已不存在临时工了,只有合同期限的长短之分。应该都是签合同、缴保险,同工同酬,符合条件退休的同样领取养老金了。

可是我国太大了,制度的落地、观念的转变、待遇的拉齐,短时间监管不到完全到位,使这个早该消失的临时工仍然存在,或者是换了个马甲,以劳务派遣工身份继续存在。据网上报道,有人曾在某国企干了三十五年临时工,临时了35年,让人叹息,可到了退休年龄,无法领取养老金,因为企业根本未给临时工交社保。

在此,我个人建议:

1、多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改变现状|;

2、提高维权意识,及时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3、万一发生纠纷,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


老王观职场


我是一名在加油站工作了9年半的一线员工,加油方面有问题可以关注我,随时可以问我,我知道的会帮你解答。我已经录了些视频上传了,在头条可以看到。

这个问题我比较有发言权了,因为在我们公司有数不清的临时工,其实大家也不要把临时工想的很惨,有些人家境不断是不错的,只是来公司混混日子,不想混了就会换地方,家境不好的,比如像我这样的,就得继续混下去,一混快十年了,不知道出路在哪,哎!


超级加油员


强制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给他们合理收入,国家就不用担心他们老无所养,生无可医,前题是减税降费的落实,不能不断加重企业负担,本来企业利润不断下滑,费用不断增加,这不是在支持制造生产,增加就业拉动消费,那是决了制造生产的后路,让企业不能发展壮大,就是决了中国长期稳定税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