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批准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是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具体分布如下:

联合批准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

福建泰宁、武夷山、连城、永安; 甘肃张掖;江苏新沂马陵山;湖南邵阳市新宁县崀山、怀化溆浦县、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四川江油的窦圌山、成都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重庆酉阳桃坡一品丹霞,綦江的老瀛山;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重庆酉阳一品丹霞;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雨石山、赣州通天岩风景区、 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衢州江郎山;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梧州的太平狮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河北承德;山东临沭岌山;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的齐云山;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的红石峡

联合批准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联合批准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

中国丹霞申遗工作启动于2006年,该项目由湖南崀山率先倡议,湖南省建设厅为该项目的牵头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