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法院“智囊团”会诊知产疑难案

知产案件中的专业性问题如何认定?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如何调处?“疑难杂症”离不开“专家会诊”,针对知产案件技术性强、专业要求高等特点,南山法院创建知识产权专家调解智库,除邀请入库专家参与调解纠纷外,也借助专家的专业知识,“会诊”疑难案件,为法官公正独立审判提供支持。

近日,深圳市版权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山法院知识产权专家调解智库的入库专家陈彦就南山法院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争议的绘画作品形象侵权问题提供详尽专业的专家意见。

专家会诊 办案有“高参”

南山法院知识产权庭的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遇到了两件涉及作品比对的疑难案件,两个案件的争议焦点都是被告创作的作品与原告的作品是否相同。

受邀参与“会诊”的专家陈彦先生,于2018年7月22日法院开放日被颁聘书成为入库专家,同时亦是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深圳市版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从1998年开始一直从事版权工作,在版权工作领域有着精湛的专业水平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陈彦先生从绘画设计的专业角度详细比对分析了涉案作品,并认为,判断普通的绘画作品是否对其他作品构成侵权,首先要确认绘画作品的创作意图,其次要从绘画作品的构图进行分析,即使借鉴了创意,但是最终的作品的表达不同、构图不同,也不宜认定为相同作品。此外,判断漫画作品是否相同,往往需要从整体进行判断,也就是要看二者的设定是否相同,包括故事情节,角色形象等,如果单从个别形象相似就认定抄袭是不合理的。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专家对专业事实的条分缕析,如抽丝剥茧般,让承办法官豁然开朗。

他山之玉 可炼顽石成金

本次邀请专家参与疑难案件“会诊”,是南山法院在科学合理利用知识产权专家调解智库,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主动征询第三方专家意见,并据此对案件事实进行查明的又一大胆尝试。

据悉,自2014年以来,南山法院积极探索在知识产权审判中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案件的审理和调解,创设全国首家“知识产权互联网审理中心”,并在深圳南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知识产权互联网调解中心(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使这一方式制度化、常态化,南山法院组建了首期知识产权专家调解智库,吸纳了20位知产领域各类人才成为入库专家,直接参与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的南山样本。

“智库专家相当于法官的智囊团和后援团,为法官办理疑难案件提供智力支持,以便厘清办案思路,查清案件事实,明确裁判方向,及时化解矛盾,促进司法公正。”南山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黄娟敏介绍,建立起专家意见征询的规范化、常态化机制,邀请专家对案件进行“会诊”,可以充分发挥专家意见在弥补审判人员专业技术问题上不足,帮助法官对案件事实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审判的效率和精确性,有利于真正实现案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