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这3个道理大人小孩都适用,你肯定没发现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相信不少读者已经看过,甚至读过多遍。那么在读《西游记》时,你是否注意到这些教育方法呢?

一.德智体美劳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可是个个背后都有蕴含的代表的。先说大名鼎鼎的孙悟空,他七十二变,各显神通。每次师徒遇到妖怪都能化险为夷。说他很聪明一点都不过分。没错,孙悟空就是智慧的代表啦。再看看其他角色,猪八戒,好色,并且曾为尊贵的天蓬元帅,在审美方面他是有一定追求的,因此他是属于美的代表。再来说说唐僧,他看似手无缚鸡之力,每次被抓总是说悟空会来救他们的。但是,别忘了,唐僧可是他们的师傅啊,每次徒弟犯错他都会教诲他们,说到这里,唐僧就是德的代表了。以德育人,让徒弟犯错就改。

《西游记》中这3个道理大人小孩都适用,你肯定没发现

除了,悟空,猪八戒,唐僧之外,沙和尚又是什么代表呢?大家平常觉得沙和尚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没错,帮师徒扛行李,任劳任怨。认为他是劳动的代表恰如其分。现在社会,职场公司实实在在需要踏实做事的人。因此这方面也要培养。还有白龙马,就是最后一个代表——体。他载着师傅,一路跟随。没有好体能怎么行?

清楚了各个角色的分工,平常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从经典入手呢?

二.在一定阶段父母要适当放手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3岁以前尤其依赖母亲,需要陪伴。倘若这个时候母亲缺席,会在孩子以后成长中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8,9岁时,父亲的作用又很关键。那么,到了什么阶段父母应该尝试着放手呢?

《西游记》中这3个道理大人小孩都适用,你肯定没发现

在12,13岁左右,开始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提高其自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像《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出生后他去拜师学习,之后师父让他离开。其实这就是让他独立的过程,学了那么多,必须自己去实践才能运用下来。

三.欲望不可逾越原则

《西游记》中很多妖怪都是因为欲望而受到惩罚的。白骨精是因为想要长生不老,这种极其不合理的欲望,一旦膨胀,必然自己会受到伤害。杀人,长生不老都是逾越原则的,因此,过度的贪心必然自食其果。像黑熊精偷袈裟,这是相比于前面欲望而言较为轻的欲望,他最后没有死,只是受惩罚。因此,读者可看到,我们可以从中告诉孩子,人不可以有贪念,贪念会让自己深受其害。要让孩子从小懂法律,守法律。

《西游记》中这3个道理大人小孩都适用,你肯定没发现

明白了这3条道理,你读《西游记》是不是又读出一番韵味来。下次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西游记》这部经典。

更多内容期待下次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