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眼”——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什么是“五眼”——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一、佛学辞典释义总结

【五眼】:梵语pan~ca caks!u^m!s!i,巴语pan~ca cakkhu^ni,藏语spyen-ln%a。“眼”,彻见、照烛、鉴照之义。总名。从“眼”的德用分五种,称“五眼”,即指照了诸法事理,于物心两方面皆能彻见事物的五种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相当于佛所具备的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十八圆满抄》第1436页云:“佛意之五重玄者,诸佛内证,具五眼体,即‘妙法莲华经’五字也。佛眼是妙,法眼是法,慧眼是莲,天眼是华,肉眼是经”。

什么是“五眼”——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肉眼】:梵语(ma^m!sa-caks!us),指世间肉身凡夫假父母氣血所成的净四大种所造眼界眼处眼根,能分明照见色境。《集异门论》五卷十五页云:“肉眼云何?答:杂骨肉血,净四大种所造,眼界、眼处、眼根,是名肉眼。”《大智度论》卷三十三释之:因有色质障碍故,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因有此碍,故求天眼。以《妙法莲华经》五字配于五眼,则肉眼相当于“经”;五眼配五智,则肉眼相当于“成所作智”。

什么是“五眼”——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天眼】:梵语(divya-caks!us),又称净天眼、天眼明、天眼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证通,指由禅定境界而得的眼,或天趣众生以“地、水、火、风”极净四大色所造之不杂骨肉血的眼根、眼界、眼处。今催眠术家亦有此名目,日本谓之“千里眼”。若得天眼,因无色质障碍,远近、微细形色皆得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通达。阿罗汉、菩萨所得的天眼,生灭相等亦可见,能了知六道众生依身、口、意三业成就之善恶行,由正法或邪法因缘,命终之后生于善趣或恶趣等。将“五眼”配佛之“五智”,即相当于妙观察智;将“五眼”配诸佛内证“五眼体”之“妙法莲华经”五字,相当于“华”字。天眼虽能见和合因缘所生的假名之物,但不见实相,故为得实相而求慧眼。

什么是“五眼”——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慧眼】:梵语(prajn~a-caks!us),指声闻、缘觉、菩萨所证之照见空理,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一切种若色非色所有诸法的智慧,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定相。“眼”,彻见、照烛、鉴照之义;“慧”,观达之义。因智慧有识别、洞察事物的功用,犹如眼能辨色一样,故名慧眼。因其能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集异门论》五卷十五页云:“圣慧眼云何?答:诸有学慧及无学慧,并一切善非学非无学慧,是名圣慧眼。”将“五眼”配佛之“五智”,“慧眼”相当于平等性智;将“五眼”配诸佛内证“五眼体”之“妙法莲华经”五字,相当于“莲”字。

《思益经》三曰:“慧眼为见何法?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大智度论》卷三十三所释之“慧眼”:若得慧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见众生尽灭一异之相,舍离诸执着,不受一切法缚,智慧自灭于内。但慧眼无所分别,不能度众生,故求法眼。

“慧眼”一词后来被世俗广泛借用,指具有独特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目光敏锐,见解高超,常用来称赞那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如:慧眼识才、独具慧眼等。

什么是“五眼”——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法眼】︰梵语dharma-caks!u,巴利语dhamma-cakkhu。即菩萨之眼,指菩萨为度众生所证得之彻见佛法正理,澈了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之实相,审细观达差别诸法、洞观如幻缘起等慧力。“眼”,彻见、照烛、鉴照之义。《大经慧远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曰法眼。”将“五眼”配佛之“五智”,“法眼”相当于大圆镜智;将“五眼”配诸佛内证“五眼体”之“妙法莲华经”五字,相当于“法”字。《大智度论》卷三十三释之:法眼能令得之者遍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行无漏之法,得无漏之道,令众生修佛法证菩提果。然而不能遍知度众生的方便道,以是故求佛眼。

【佛眼】:梵语buddha-caks!Us,“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指诸佛慈心观众生之眼,以及照破诸法实相,究竟证知诸法真性的慧力。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诸佛同时具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之用,人见为极远、幽闇、疑、微细或甚深处,在佛眼是至近、显明、决定、粗、甚浅,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能够见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议的道理。将“五眼”配佛之“五智”,“佛眼”相当于“法界体性智”;将“五眼”配诸佛内证“五眼体”之“妙法莲华经”五字,相当于“妙”字。

天台宗将五眼中的前四眼,立为因位之眼;立佛眼为果位之眼。又藏、通、别、圆,四教于五眼之义各不相同。密教则认为五眼无优劣之分,主张前四眼德,皆与佛眼相等。又真言家特重佛眼,将其佛格化,称为佛眼尊,说佛眼印具足五眼。《词义宝藏论》另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立为:法身有金刚眼,报身有莲花眼,化身有慧眼,自性身为法眼,不坏金刚身乃佛眼。

《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设释名、辨相、修成次第、约境分别、就人分别、所见分齐、明因、约对十眼等八门,详说五眼之义。谓肉眼由宿业报得,或由饮食、医药长养。天眼有二说︰(1)依大乘说,分成修得与报得。修得是依禅定而得,或由肉眼转得。报得有两说,一说佛菩萨由宿世因缘随所生处而得,一说诸天生于天趣所得。(2)依小乘说,仅由修得而得。慧眼也分修得与报得,修得是依闻、思、修见空理,报得是依宿世的修力随所生处所得。法眼、佛眼也各分此二种。观智成而见实性是修得,酬报本修习力而得的报身是报得。

《大乘义章》又明五眼的对境,说肉、天二眼见事中的色境,若是菩萨所得的天眼,生灭相等亦可见。法眼见一切事相,慧眼见空理,佛眼见实性。

至于得此五眼之因,《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谓,行般若波罗蜜时,净五眼;余行亦然。若别而论之,行布施、灯明等得肉眼,持戒得欲界天眼,禅定得上界天眼,修习净慧得其余三眼。

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七举肉、天、慧、法、佛、智、明、出生死、无碍、一切智等十眼。《大乘义章》释云,第一肉眼相当于五眼中的肉眼与天眼;第二天眼相当于天眼;第三慧眼、第五佛眼、第六智眼、第七明眼、第八出生死眼、第九无碍眼相当于法眼;第四法眼相当于慧眼;第十普眼相当于佛眼。

什么是“五眼”——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二、佛学辞典释义分别列示

FROM:《佛学大词典》

【五眼】:梵语pan~ca caks!u^m!s!i,巴利语pan~ca cakkhu^ni。指五种眼力。即:(一)肉眼(梵ma^m!sa -caks!us ),为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梵divya -caks!us ),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三)慧眼(梵prajn~a^ -caks!us ),为二乘人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亦即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定相。(四)法眼(梵dharma -caks!us ),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五)佛眼(梵buddha -caks!us ),即具足前述之四种眼作用之佛眼,此眼无不见知,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

天台家说因位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四者,果位有佛眼。又藏、通、别、圆四教于五眼之义各不相同。密教则认为五眼无优劣之分,主张前四眼之德皆与佛眼相等。此外,真言家特重佛眼,将其佛格化,称为佛眼尊。[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卷三十九、华严经疏卷五十七、大乘义章卷二十、三观义卷上]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五眼】:梵pan~ca caks!u^m!s!i,巴pan~ca cakkhu^ni,藏spyen-ln%a。照了诸法事理的五种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1)肉眼(ma^m!sa-caks!us)︰指世间人类的眼根,能分明照见色境。

(2)天眼(divya-caks!us)︰指天趣众生或由禅定境界而得的眼。远、广、微细事物皆得见。

(3)慧眼(prajn~a-caks!us)︰指照见空理的智慧。

(4)法眼(dharma-caks!us)︰指审细了知差别诸法、洞观如幻缘起的慧力。

(5)佛眼(buddha-caks!us)︰指究竟证知诸法真性的慧力。

《大智度论》卷三十三释之,谓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因有此碍,故求天眼。若得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然虽见和合因缘所生的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故为得实相,而求慧眼。若得慧眼,见众生尽灭一异之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灭于内。但慧眼无所分别,不能度众生,故求法眼。法眼令是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然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道,以是故求佛眼。佛眼无事不知,覆障虽密,无不见知。在余人为极远、幽闇、疑、微细或甚深者,在佛眼是至近、显明、决定、粗、甚浅。故佛眼无所不闻、不见、不知,而无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大乘义章》卷二十(本)设释名、辨相、修成次第、约境分别、就人分别、所见分齐、明因、约对十眼等八门,详说五眼之义。谓肉眼由宿业报得,或由饮食、医药长养。天眼有二说︰(1)依大乘说,分成修得与报得。修得是依禅定而得,或由肉眼转得。报得有两说,一说佛菩萨由宿世因缘随所生处而得,一说诸天生于天趣所得。(2)依小乘说,仅由修得而得。慧眼也分修得与报得,修得是依闻、思、修见空理,报得是依宿世的修力随所生处所得。法眼、佛眼也各分此二种。观智成而见实性是修得,酬报本修习力而得的报身是报得。

《大乘义章》又明五眼的对境,说肉、天二眼见事中的色境,若是菩萨所得的天眼,生灭相等亦可见。法眼见一切事相,慧眼见空理,佛眼见实性。

至于得此五眼之因,《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谓,行般若波罗蜜时,净五眼;余行亦然。若别而论之,行布施、灯明等得肉眼,持戒得欲界天眼,禅定得上界天眼,修习净慧得其余三眼。

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七举肉、天、慧、法、佛、智、明、出生死、无碍、一切智等十眼。《大乘义章》释云,第一肉眼相当于五眼中的肉眼与天眼;第二天眼相当于天眼;第三慧眼、第五佛眼、第六智眼、第七明眼、第八出生死眼、第九无碍眼相当于法眼;第四法眼相当于慧眼;第十普眼相当于佛眼。

天台家说前四眼是因位,佛眼是果位。又说五眼在藏、通、别、圆四教中,义各不同。密教依横平等之意,说五眼无优劣之分,前四眼之德皆与佛眼等。又密家专重佛眼,予以佛格化,称之作佛眼尊,说佛眼印具足五眼。

[参考资料]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七、卷三十九、卷六十七;《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卷五十四;《华严经疏》卷五十七;《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往生品〉;《无量寿经》卷下。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五眼】:(名数)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禅定可得之,不问远近内外昼夜,皆能得见。三、慧眼,谓二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之智慧。四、法眼,谓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五、佛眼,佛陀身中具备前四眼者。见智度论三十三,大乘义章二十本。此五眼中慧眼为空谛一切智。法眼为假谛道种智。佛眼为中谛一切种智。

FROM:陈孝义《佛学常见辞汇》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礙,就不能見;天眼是天人的眼,遠近晝夜,都能得見;慧眼是聲聞的眼,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法眼是菩薩的眼,能澈了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門;佛眼是如來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種眼,能無事不知,無事不見,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FROM:《法门名义集》——唐·李师政 撰

【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是为五眼。肉眼障内近色。天眼障外远色。慧眼所照观空。法眼照有。佛眼空有俱照。明过四眼。所不能知。悉皆明净。凡言眼者。以为功良由境别不同。所以分之为五。

FROM:《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五眼】:指五种眼力。即:一、肉眼,为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三、慧眼,为二乘人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亦即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定相。四、法眼,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五、佛眼,即具足前述之四种眼作用之佛眼,此眼无不见知,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五眼】:[出《大智度论》] 眼即照烛之义。瑜伽师地论云。能观众色。故名为眼。眼是总名。从用分别。则有五种。

一、肉眼,假父母氣血所成也。即人中能見之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內不見外,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因有色質障礙故也。

二、天眼,謂諸天因修禪定而得也。此眼遠近前後內外晝夜上下皆悉能見,以無色質障礙故也。

三、慧眼,謂二乘之人,以所得慧眼,觀一切法皆空,不見有眾生相,及滅一切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四、法眼,菩薩為度眾生,以清淨法眼遍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謂因行是法,得證是道,亦知一切眾生種種方便門,令修令證也。

五、佛眼,謂具前四眼之用,無不見知。如人見極遠處,佛見則為至近。人見幽暗處,佛見則為顯明。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也。

FROM:《祖庭事苑》

【五眼】:《智论》云:“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以此得故求天眼。天眼见和合因缘生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如前、中、后亦尔。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但慧眼不能度众生,无所别故,以是求法眼。法眼令是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法眼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道,以故求佛眼佛。眼无事不知,覆障离密无不见知者。”

FROM:《天台教学辞典》

【五眼】:指五种眼力。1.肉眼:为肉身所具之眼。2.天眼: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3.慧眼:为二乘人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亦即能轻易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定相。4.法眼: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5.佛眼:即具足前述四种眼作用之佛眼,此眼无不见知,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台家说因位,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四者,果位有佛眼。又藏、通、别、圆,四教于五眼之义各不相同。密教则认为五眼无优劣之分,主张前四眼德,皆与佛眼相等。又真言家特重佛眼,将其佛格化,称为佛眼尊。[《大品般若经》卷二、无量寿经卷下、《文殊师利问经》卷下、《大智度论》卷三三、《华严经疏》卷五七、《大乘义章》卷二十、《三观义》卷上]

FROM:《藏传佛教辞典》

【五眼】:肉眼,肉身所有之眼;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禅定可得之),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可看见;慧眼,谓二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之智慧;法眼,谓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佛眼。佛陀身上具备前四眼。《佛学词典》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法身有金刚眼,报身有莲花眼,化身有慧眼,自性身为法眼,不坏金刚身乃佛眼。《词义宝藏论》

什么是“五眼”——佛教术语佛学辞典释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